教育技术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之辨析
本文关键词:教育技术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之辨析
【摘要】: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之给予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而有关教育技术对教育影响程度的看法也各有分歧,其中既有对教育技术顶礼膜拜而忽略教育中人的主体性作用的观点,也有轻视教育技术的功能而对其促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有利一面熟视无睹的见解。因而如何采取一种辩证而客观的正确认识,这对教育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普及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从与教育技术相关的若干概念入手,进而探讨教育技术与人的主体性关系这一核心观念问题。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在当前世界性的科学发展与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在向着信息化、技术化、数字化和高端化的方向迈进,而席卷全球、迅猛发展的电子科学及信息技术更是对整个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大的深刻影响。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也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绍文,韩健;再论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与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2 王启康;关于教育主体性问题的进一步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3 刘明祥;网络教育环境中虚拟学习空间和真实学习空间的有机结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建兴;;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与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李正超;;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系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3 李楠;张志刚;;浅谈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构建与实施[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刘淑杰;;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数学》小学实验教材实施状况调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陈冠君,徐如;引入多媒体技术克服残听学生言语颠倒的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王秋颖;王乐为;刘玉玲;;多媒体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陈洁;张健;杨静波;张军;;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LC课程协作学习模式[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周和平;;利用教育技术建构英语教学环境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朱永海;张新明;;论教育信息系统的演进——兼论教育信息生态的形成[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7期
10 陈睿渊;刘春艳;刘春雷;;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云莉;李晓琳;;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整合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沈书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明欣;中国成人教育传播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聂竹明;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占科;宁夏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蹴球课程的开发与设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宏敏;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剑;五年制小教大专《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施状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鑫莹;在线“学习流”管理系统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吕凤娟;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倩;虚拟实验的反馈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万慕晨;基于本体的数字化备课资源知识组织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阮氏红贵;越南中央电视台《快乐学商务中文》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松丹铃;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研究(1932-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安蕾;首要教学原理在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乔立恭;在进展中对电化教育再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2 南国农;我国22年电教发展留下的三笔宝贵财富[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3 甄暾;对电化教育概念和本质的新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4 王启康;;论心理生活中本质与现象的统一[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5 梅家驹;虚拟学习空间与真实学习空间[J];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02期
6 梅家驹;;教育技术的定位与错位[J];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01期
7 刘美凤;;教育学科群中的教育技术学——从事“如何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戴庆锋;;主体间性教育与新课程改革[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03期
2 孙喜亭,成有信,褚洪启,黄崴,田慧生,陈建翔;人的主体性内涵与人的主体性教育[J];教育研究;1995年10期
3 张登巧;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性实现[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4 章克团;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哲学之我见[J];求索;1998年02期
5 高天明;后现代主义与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培养[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汪宁;论教育与人的主体性[J];济宁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7 李长学;新发展与人的发展[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8 李有斌,章毅;知识经济与人的主体性关系探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王刚;;现代教育技术应基于人的主体性[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储皖中;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与现代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建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安琪;;“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赵宏;;师者五思[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邓建林;;充分的尊重——人性化教育实践中的点滴体会[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罗海兵;;匡互生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畅红琴;;李道纯的教育哲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杨梅;;以学定教:一种教育的科学发展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曹青阳;;毛泽东同志教育实践的若干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萧俊杰;;李先念在新四军第五师的教育实践初探[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9 陶汝信;;和风细雨 巧妙疏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10 郭文峰;;不来改变我,但来修改我[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宇;做好“结合”文章 推动活动深化[N];秦皇岛日报;2007年
2 高峰;幸福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实践[N];天津教育报;2008年
3 周易;我市荣辱观教育实践扮靓历史文化名城[N];承德日报;2006年
4 记者 杨婧瀚 赵捷 实习记者 曹欣;管道局管道公司召开青年主题教育活动视频会[N];石油管道报;2006年
5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李伟;把脉“教师抄袭”现象[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林金辉;王亚南的人才观及教育实践[N];光明日报;2001年
7 纳溪区护国镇高桥小学 王德云;加强感悟教育的理论性探究[N];泸州日报;2008年
8 覃波邋黄开东;职教与东盟企业对接促发展[N];法治快报;2008年
9 刘叶邋记者 赵秉瑜;延长县公安局积极开展“人民公安为人民”主题教育实践日活动[N];延安日报;2008年
10 黄正兰;生德教育的主题与实践[N];湘潭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2 易森林;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新华;近代中国教育如何可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申卫革;后现代知识型观照下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蕾;奥林匹克教育与中小学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多俊岗;袁世凯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D];河北大学;2006年
2 任向阳;论李达的高等教育思想[D];中南大学;2007年
3 徐丽苹;王先谦的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吴亚芬;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姜传松;清代科举与官学教育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栗玲;日本近代女子教育历史进程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丽霞;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观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静;布迪厄实践逻辑视阈下的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吴值敬;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述评[D];扬州大学;2009年
10 叶海燕;维新时期女子教育思潮及实践[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92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9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