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系统在中学生学业压力源和应对策略间的中介作用
本文关键词:社会支持系统在中学生学业压力源和应对策略间的中介作用 出处:《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学生 学业压力源 社会支持系统 应对策略 中介作用
【摘要】:采用问卷法对551名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源、社会支持系统对其应对策略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学业压力源类型及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同作用方向分别对三种应对策略有不同的预测作用:(1)竞争压力对被动应对策略有直接影响,挫折压力对维持应对策略和主动应对策略有直接影响;(2)发展压力和任务要求压力通过冲突和惩罚等具有反向作用的支持系统间接影响三种应对策略,即具有反向作用的妨碍支持在发展压力、任务要求压力与三种应对策略间具有中介作用;(3)任务要求压力通过肯定与支持、陪伴、满意度等具有正向作用的支持系统间接影响维持应对策略和主动应对策略,即具有正向作用的积极支持在任务要求压力与维持应对策略、主动应对策略间具有中介作用。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成果之一,项目号(DBA010163)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学业压力是源于学业环境中、超出学习者应对能力范围的任何物理刺激和心理需求[1],它作为中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源,对学生的适应和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的关键阶段。研究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源、社会支持系统及应对策略,为的是解决中学生学业压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育辉,张建新;中学生人格特质、主观应激与应对风格之间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年01期
2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3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4 李金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5 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3期
6 王桂平 ,陈会昌;中学生面临学习应激的应对方式及其与控制点、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耀阳;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金盛华,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张奇;王锦;;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4 赵静波;解亚宁;任忠文;雷明强;;高原军人主观应激、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阳德华;初中生知觉的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结构、发展特点的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蒋洪波;;大学生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初探[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1期
7 尹小琳;陈旭;;应对研究中人格取向的沿革与走向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杨小青;教师职业压力及自我应对策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2期
9 王智;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10 赵建平;葛操;;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炜;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知识资本与成长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杜健;基于产业技术创新的FDI溢出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徐青;ERP实施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颢越;服务失败、服务补救与感知公平及补救绩效的关系[D];浙江大学;2006年
2 林赞明;个体信念系统在大学毕业生压力评价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何新汉;资源两难博弈中人际评价、责任归因及负性情绪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柏乔阳;情绪型劳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员工心理健康的关系[D];浙江大学;2006年
5 沈杰;教师问题行为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张光曦;消费者对涨价的价格公平感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赵兰兰;成就目标、环境目标引导、成就动机与学习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秀娟;大一新生的应对方式及自我评价的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夏书娥;监狱警察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钟燕;中学教师目标设置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钊,徐媛;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及特质焦虑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2 井世洁;初中学生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郑全全,陈树林;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5 叶子,庞丽娟;论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6 汪玲,雷雳,Tanja CULJAK;效能信念、加工方式和困难应对策略——关于自我调节学习的特点及各成分间关系的探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3期
7 冯永辉,周爱保;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1期
8 张向葵,张林,马利文;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3期
9 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3期
10 阴国恩,吕勇,,阎国利;中学生学习负担程度及其心身反应的调查[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阳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1期
2 王富国;;中学生自卑心理障碍探究[J];学周刊;2011年14期
3 李荣菊;;中学生心理压力动因初探[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4 葛兴;王珍;;论中学生考试心理障碍的表现与应对策略[J];新课程(教研);2011年06期
5 封三河;;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6 陈江波;;中学生学业压力的研究——以邢台、石家庄两市中学生为例[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张同正;;浅谈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6期
8 王双全;;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及校内教育的几点措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1期
9 林茂超;;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对策[J];南方论刊;2011年S1期
10 戴小燕;;中学生闭锁心理的分析与对策[J];中学教育;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3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李国瑞;;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赵亚男;郑日昌;潘子彦;;中学生情商问卷的编制及结果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安丽;胡卫平;;中学生科学学习策略的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冷荣兰;;中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孟秀英;;中学生386名应付挫折情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Su xiqing;陈启芳;秦安琪;;中国中学生感恩及其心理健康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芬;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商州二职中 王小亚;当代中学生心理及行为浅析[N];商洛日报;2006年
3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董毅然;腐败导致中学生心理阴影[N];北京科技报;2005年
4 陈英云 本报记者 赵琳;我市中学生“心病”越来越“重”[N];哈尔滨日报;2011年
5 高云;七成中学生认为母亲管教过度[N];中国妇女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洋;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心理健康教育[N];甘肃法制报;2009年
7 李倩;花季少年“心”有多重?[N];中国民族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梁进峗;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白银日报;2007年
9 记者 刘联邋实习生 李轻舟;心理咨询助孩子解心结[N];珠海特区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白江宏 实习生 吴松祺;“心语小屋”倾吐青春苦闷 德育课上讨论爱情专题[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3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7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晏碧华;青少年印象管理的外显与内隐加工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雪梅;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及其与人际压力、人际压力应对策略关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杨小洋;中学生提问能力发展及与其阅读理解能力关系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晓飞;中学生学业社会比较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袁茜;中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心理分析及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段碧花;创造性人格结构模型的建立和中学生创造性人格量表的初步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冶;内观法对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王淑敏;中学生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珊明;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肖博潭;中学生网络成瘾及矫正的质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11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1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