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移动学习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发布时间:2017-12-20 10:29

  本文关键词:移动学习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出处:《软件导刊》200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移动学习 农村教师 教师培训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在大力提倡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社会,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移动学习已从学术研究阶段走向了实际应用阶段,移动学习以其灵活、易用的特点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优势已初露端倪。充分认识移动学习的优势和农村教师培训的特点,并合理设计教学策略,将使移动学习在农村教师培训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 衡水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邯郸学院教育技术系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1移动学习的内涵移动学习在国内外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移动学习是基于人们地理空间流动性和灵活学习需求的增加而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芬兰,Telenor,,WAP移动学习研究项目报告)。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与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胜泉;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22期

2 德斯蒙德·基更,徐辉富;移动学习:下一代的学习——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8届年会上的主题报告[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孙卫;;M-Learning:面向未来的新型学习方式[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张晓莉;张鹏;;论成人移动学习课程的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化骥;;移动学习:远程教育的前沿理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李恬;;U-Learning教育环境的应用与挑战[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9期

3 李彦敏;王晓东;;成人教育的新方式:基于SMS的移动学习[J];成人教育;2007年03期

4 耿晓爽;;中国——澳大利亚的移动学习应用情况比较及启示[J];成人教育;2008年11期

5 梁瑞仪;李康;;若干学习相关概念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1期

6 马小强;;移动学习终端的选择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7 刘婷;丘丰;;论未来终身教育新模式——泛在学习[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8 王珏;赵呈领;张朝华;;移动学习及其实现的几个问题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9 余燕翔;;浅议移动学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5期

10 关立雁;;构建移动学习系统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伟;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成林;WAP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2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3 和学新;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运用[J];教育研究;2000年12期

4 余胜泉;林君芬;;2002年教育信息化应用回顾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兆宏;教师培训中的问题及成因[J];中小学管理;1999年11期

2 席玉生,庄正;教师培训“两忌”[J];中小学管理;1999年11期

3 张豪锋;范喜艳;;河南省农村骨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4 徐德培;;教师培训要注意文理兼补[J];现代教学;2011年06期

5 杨渊云;周航;;始终把教师培训贯穿于广西教育的全过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6 王振中;;关于教师培训的“另类”说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06期

7 丁文秀;;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年Z3期

8 ;规范课程设置 加强教师培训[J];现代教学;2011年Z2期

9 丹林;;循序渐进:有效教师培训的必然要求[J];中国教师;2011年11期

10 田亚君;;把更多的关切和温暖献给他们——聚焦我省西部农村教师群体[J];湖南教育(上);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霞;王敏勤;;天津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2 ;狠抓基础 加大力度 全面提高教师培训质量[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3 ;加强基地建设 搞好教师培训[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4 ;冀中田野吐新绿,乡土培训结硕果——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及管理方式探究[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5 ;解放思想 务实创新 不懈探索教师培训特色之路[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6 ;从培训机制建设入手 积极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7 ;加强校本研修力度 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8 ;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 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培训中主阵地作用[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9 蔡春莲;;我与科研一起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10 蔚东英;王民;;中国大陆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现状研究[A];2007年海峡两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原;为农村教师队伍稳住军心 留住人才[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小学副校长 陈惠芳;教师培训 且行且思[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杨义龙;教师培训莫“走样”[N];大理日报(汉);2005年

4 殷茁雄 市教育局;打造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N];柳州日报;2008年

5 记者 司文 实习生 梁乐;重点补充农村教师队伍[N];西安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解艳华 辑;纳雍教师培训:需要的是一种精神[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通讯员 张兮;霸州市“三管齐下”优化农村教师队伍[N];廊坊日报;2010年

8 记者 张滢;打造教师培训响亮品牌[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北京市房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谭华;农村教师培训需要改进[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广东省中山市教师进修学校 赵龙山;教师培训“非常6+1”[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詹青龙;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玉秋;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胡玺丹;教育转型期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晓宇;英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历史视野与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凤玉;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历史视野及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王港;我国体育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影响因素的体系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孝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训实效性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唐芳丽;新课改视野下湘西高中教师课程能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宋晓辉;新课程改革中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孙宗梅;中学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倪婷婷;农村教师培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07年

6 王翠红;上海市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道鸣;基于Web的科学教师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丽丽;英国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邱晓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叶丽;重庆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11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11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9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