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现存形态研究——一种基于内在结构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当代美国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现存形态研究——一种基于内在结构的分析 出处:《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研究范式的内在结构入手,对美国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现存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代美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人员基本上仍能较好地遵循三种研究范式所期望的内在规定。然而,在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内部与研究范式之间也有一些变异的存在,研究者有时会对所运用的研究范式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而这种背离可能预示着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一种新的转向。另外,本文也针对当前领域内的流行性研究范式与支配性研究范式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在当今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后现代思潮对西方现代主义封闭、简单、僵化思维方式的解构、否定与批判给了人们一种观察世界的全新视野。不少学科的研究者都纷纷开始从后现代的视角,遵循着“解构—批判—建构”的策略,对本学科的研究问题重新进行审视。教育技术学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琼;缪蓉;;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长路;金满文;;教学视角下的教师教育的信息技术整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李丽山;汤文学;;新阅读: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扩展的新途径[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11期
3 余丽;;试论教师的反思性学习[J];成人教育;2011年08期
4 康建刚;;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陈小微;孙祯祥;;中美两国教师信息技术整合障碍的分析及消除[J];教育信息化;2006年17期
6 康宏;邹策千;;我国与美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式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09期
7 郑洋;;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8期
8 丁晓;曲秀芬;;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问题与改进思路[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6期
9 刘家春;;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整合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04期
10 张建伟,杨薇;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内容、方式与组织实施[J];外语电化教学;200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胡玺丹;教育转型期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刚;教育实习网络支持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瑾瑾;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成人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3 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敏霞;教师与信息技术制品相互作用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刁秀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6 薛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一项质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勇;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8 臧美运;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兴趣策略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智明;西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环境下TLRC校本培训之有效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薇;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建设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素凤;;泉州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邱代东;;矫正与匡复:开放性教学作用于语文本体[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6期
3 王冰;宋云霞;;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与范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杨龙波;;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问题及范式略论[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3期
5 戴丽;;社会责任会计主体及其结构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闫飞龙;;课程研究范式及其发展趋势[J];教育与考试;2011年04期
7 陈立周;闫丽娜;;近年国内社会政策范式研究述评[J];文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翟昌民;;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解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陈立周;;近年国内社会政策范式研究之现状及展望[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亢晓梅;;社会转型期教师行为的国际比较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连军;;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哲学基础与研究范式[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王洪涛;;从此岸到彼岸的反拨与超越——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学派研究范式探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高芳;;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范式——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张静;柳红;;南瓜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A];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5 黄明喜;;论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一种基于教育形态范式的教育史学阐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范慧红;宋玉娟;李京;任丽萍;;多糖类药物质量分析进展[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7 方世乐;王萍;代希华;郭范围;;伶仃东航道桥方案设计与构思[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8年
8 冯振宇;;高架公路的结构及其最不利荷载位置分析[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9 胡范铸;;中国新闻语言研究范式的若干思考[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永平;;SK5(3/4″)×94 mm绳索取心钻具结构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晓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研究范式[N];人民日报;2009年
2 高铭暄;刑法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之作[N];法制日报;2009年
3 葛岩 上海交通大学认知与决策实验室;从黑箱到灰箱:心理与行为研究范式的变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首创期货 刘小英;从郑糖持仓结构分析未来糖价走势[N];期货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宋菁;6月跌幅收窄 广东外贸的结构分析[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 丁亚平;党员形象全新的价值意义和研究范式[N];中国艺术报;2011年
7 鑫牛证券网 李云霞;会计报表结构分析[N];金融时报;2000年
8 骆郁廷;精神动力的结构分析[N];光明日报;2004年
9 王义才;我市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N];黄石日报;2008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顾海兵邋余翔 沈继楼;中国粮食安全的研究范式[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广;基于配合物配体策略的新颖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D];西北大学;2008年
2 王q;权利外观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李作学;个体隐性知识的结构分析与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畅元江;深水钻井隔水管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6 柳献忠;现代美式家具结构模块化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蔡为荣;米邦塔仙人掌多糖结构和功能性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8 张定强;初中数学教科书建构与评价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狄维;基于肿瘤相关糖抗原的糖肽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结构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10 蔡跃飘;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结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莞;产业集群结构分析及其演化的元胞自动机模拟[D];福州大学;2005年
2 吴俊飞;基于特征字符的印刷体公式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胡莹;联机手写数学公式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广州大学;2007年
4 王培伟;中国贸易差额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王冰清;人参花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以及对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亚平;电除尘器的结构分析及参数化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7 连奕珊;CY4D43型柴油机结构分析及计算[D];天津大学;2003年
8 董明鹤;NR220旋挖钻机桅杆结构分析及焊接工艺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姜正良;直筒导叶直流式三相旋流器流场研究与结构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10 杨波;重型汽车传动系统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23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23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