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学原创研究述评
本文关键词:近年来教育学原创研究述评 出处:《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教育学术 教育研究者 原创问题 教育理论 原创性研究 思维方式 教育学研究 研究问题 研究述评 学者
【摘要】:正近年来,学者们围绕着教育学原创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涌现了不少成果,下面就有关研究做简要述评。关于教育学原创的研究,学术界目前的提法不一,有教育理论原创、教育研究原创、教育学原创、教育学研究原创等,本文将其统一称为教育学原创研究。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 scholars have published their own opinions about the original problem of pedagogy , and have come up with a lot of achievements . In the study of pedagogy originality , the academic circle is not one of the current methods , the original of education theory , original creation of education research , original creation of pedagogy , original creation of pedagogy research , etc . This article is called the original research of pedagogy .
【作者单位】: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近年来,学者们围绕着教育学原创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涌现了不少成果,下面就有关研究做简要述评。关于教育学原创的研究,学术界目前的提法不一,有教育理论原创、教育研究原创、教育学原创、教育学研究原创等,本文将其统一称为教育学原创研究。一、关于“原创”的内涵有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富兴;范增钍;;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理论的中国原创[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2 朱成科;重塑唯物辩证法精神:原创性教育研究的思维向度[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5期
3 李如密;教育研究中的原创性问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5 刘铁芳;回归与超越:也谈教育理论研究的原创性[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4期
6 朱利霞;论教育研究的原创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2期
7 程亮;教育研究原创性缺乏:现象与原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5期
8 吴洪伟,许广敏;“教育理论原创”:标准、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1期
9 李政涛;教育研究的原创性探询[J];教育评论;2001年01期
10 吴黛舒;教育理论原创的应有之意[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旭东;教育学视野中的学术规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2 杨先梅,杨先花;“教育学中国化”研究的思维方式问题[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孙华军;杨先梅;杨先花;;“教育学中国化”路在何方——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思维方式的革新问题[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李久军;姜志坚;;反思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借鉴问题——基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8期
5 李晓花;;初中数学教研组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成功(教育);2010年07期
6 乐传永,崔铭香;对目前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审视[J];成人教育;2004年08期
7 张夫伟;;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断想[J];成人教育;2007年06期
8 郑确辉;;关于成人教育研究原创性问题的探讨[J];成人教育;2007年07期
9 王会亭;;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异化原因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10 张爱勤;;国际课改经验本土化超越的策略[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丁永为;;二十一世纪初杜威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牛文明;学科和课程的分化与综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卢锋;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D];西南大学;2011年
7 徐建星;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薛嘉春;区域基础教育资源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穗;提高听课项目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成瑶;高校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颖;转型期中国学校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河南大学;2011年
4 朱晓敏;教育学派创生条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高山;复杂性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初探[D];云南大学;2011年
6 卢永环;小学生命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7 杨迎祥;高校道德教育体系的系统论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吕鹏;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得军;新疆高中教师新课程认同感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玉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观念的变迁[D];聊城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项贤明;后殖民状况与比较教育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李零;前提最需要讨论[J];读书;2003年09期
5 潘武玲;关于提高我国高校原创性基础研究水平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2年03期
6 杨玉圣;学术打假与学风建设——1998年4月16日在南京大学的演讲[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7 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刘铁芳;回归与超越:也谈教育理论研究的原创性[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吴岩;从属理论现象与教育理论研究创新[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Z1期
10 朱利霞;论教育研究的原创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美玲;周春艳;唐福华;;关于教育研究的科学精神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任永泽;;教育研究原创性不足的表征[J];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01期
3 谢延龙;杨春芳;;通向语言之途的教育——论教育的语言转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8期
4 余海军;;后现代哲学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价值[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杨建朝;;功利式的教育研究思维取向探析[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12期
6 黎聚才;;论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7 虞宁宁;;躬行践履:教育研究者的社会责任[J];大学(学术版);2010年07期
8 席梅红;;浅析教育研究中真问题提出的基本路径[J];基础教育;2008年11期
9 叶泽滨;;教育研究方法论一得——从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看教育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10 吴德芳;;从叙事探究看教育研究者的后现代定位[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吕赐杰;;课堂教学实践的持续变革:教育研究者作为Meso层面行动者的角色(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伍宸;;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综述——基于对2004年以来98篇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运武;陈琳;;仿真在教育中的应用初探[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宁;辛涛;李凌艳;;从变异分解的角度重议教育公平[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潘懋元;陈兴德;;依附、借鉴、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6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7 ;本期导读[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圣华;基层教育研究者应构筑什么样的心灵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练玉春;超越专业的专业愉悦[N];光明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刘晓雷;点燃孩子心中的火炬[N];平顶山日报;2006年
4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许庆豫 博士;让教育研究成为真正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李广;校园欺侮:日本孩子无法逃脱的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肖川 梁向斌;陶行知的“大气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李茂;教学方法比“小班化”更重要[N];中国教师报;2008年
8 徐继存;教育哲学是没有答案的学问[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张铁道;人生的向导——李秉德先生[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张滢邋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校长 陈康金 山东省茌平县教研员 靖恒海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高德胜;怎样才能取到教学改革的真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雨亭;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宫雪;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王健;我国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及学科体系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武云斐;合作 共生 共赢[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猛;匿影缠绕:意识形态与中国教育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劲松;建筑的原创与概念的更新[D];天津大学;2005年
8 胡娇;教育与就业[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胡之骐;公共领域中的师生教育话语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唐林伟;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湖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教育科研机制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郁惠;罗炳之教育研究思想论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兵;哲学解释学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价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志高;当前我国教育研究规范性的理论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汤诗华;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范式转型对教育研究的启示[D];西南大学;2008年
6 赵光磊;视觉文化教育研究——后现代视角[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晓阳;我国教育研究中学术道德的失范与重建[D];西南大学;2006年
8 王梅;教育研究道德规范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牛楠森;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费玉伟;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95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95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