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理论与当代教育实践——对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反思
本文关键词:好理论与当代教育实践——对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反思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当今教育学教育理论研究的尴尬现状出发,探讨教育实践对好的教育理论的迫切需要,阐发好的教育理论的标准及获得好的教育理论对研究者的要求。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embarrassing curr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al theory researc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rgent need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 standard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the requirement of good educational theory for researcher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社会心理学奠基人库尔特·勒温曾经说过,最实用的莫过于好的理论。[1]罗伯特·G·欧文斯在其《教育组织行为学》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意见:“只有好的理论,才是提供采取正确措施的依据”。[2]针对当前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脱离的尴尬现实,以及人们对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指责,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郑金洲;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世纪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方建锋;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兼论教育研究的取向与方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吴康宁;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兼谈“真”问题的判断标准[J];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三良;;创业氛围:不同地区企业创生行为差异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虞宝桃;;论大学院系领导与管理过程中的互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张淑萍;张红;易佳;;对陕西关中农村王上村草莓协会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4 曹飞;;社会权利交换视角下的农民工组织维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5 强晓华;查晓虎;;大学生的文化资本及其在职业获得中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万江红;陈炉丹;;农村借贷行为未果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湖北两地农户的调查[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12期
7 马姝;;论功能主义思想之于西方法社会学发展的影响[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8 朱科蓉;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价值基础及其悖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9 康永久;当代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10 田小红;;比较研究论述的形成——对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部分文献的内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勃潮;;论贵州京剧院文化管理体制改革[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肖辉;孙文胜;;论农民工的普法及法律援助[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徐湘林;;政治发展、政治变迁与政策过程——寻求研究中国政治改革的中层理论[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6 何威;;QMC研究初探[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周敏浩;刘彦蕊;;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范式与表现形式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唐颖;;素质教育,重在实践——汽车专业高校发展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实践参与能力[A];四川省第九届(2009年)汽车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秦星野;;从宗教社会学看传销新特点[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潘成忠;史霄;;网络文化对传统社会学理论的冲击[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欢;库克的交换网络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赵泓;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芳;孤独症儿童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丽;论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小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丽芳;流动人口犯罪发生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元勋;江西省乐安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锐;场域结构的主体之维[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鸿举;群体性事件应对[D];兰州大学;2010年
10 郑其瑞;普通中学班主任工作动力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孙俊三;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与教育学逻辑体系的建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2 王江,杨全印;关于教育研究目的、结果与思维方式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1年01期
3 丁瑜;建立统一的教育学理论规范刍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4 吴康宁;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2000年09期
5 ;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6 毛亚庆;从两个教育家的论争看教育研究的两大范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7 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10期
8 吴黛舒;;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之再追问[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01期
9 陈智慧;加强中介促进转化──略论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介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丹;;教育理论、决策和实践关系之澄明[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02期
2 费振新;;论教育理论培训的转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9期
3 李兴洲;;好理论与当代教育实践——对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3期
4 张香兰;;过程哲学的视角:教育理论缘何脱离教育实践[J];教育导刊;2006年10期
5 李云鹏;程晋宽;;教育理论研究何所求?[J];教育导刊;2010年02期
6 王艳霞;;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困境的原因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7 曾茂林;;论教育理论体系的贯通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9期
8 曹永国;;关于教育理论关注实践的思考[J];教育学报;2008年05期
9 苏兰花,孙爱民;论教育实践要与教育理论相结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10期
10 李静;;社会现实与教育实践:教育理论研究的出发点[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梅;;论教育理论的性质和研究方法[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黄安琪;;“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杨卫明;;教育理论研究的创新依靠什么——从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谈起[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赵宏;;师者五思[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栾传大;;关于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理论研究的问题[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6 栾传大;;关于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理论研究的问题[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7 邓建林;;充分的尊重——人性化教育实践中的点滴体会[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于洪卿;;西方教育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罗海兵;;匡互生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畅红琴;;李道纯的教育哲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占伟;课改:教育理论研究“病”得不轻[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记者 李宇;做好“结合”文章 推动活动深化[N];秦皇岛日报;2007年
3 高峰;幸福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实践[N];天津教育报;2008年
4 周易;我市荣辱观教育实践扮靓历史文化名城[N];承德日报;2006年
5 记者 杨婧瀚 赵捷 实习记者 曹欣;管道局管道公司召开青年主题教育活动视频会[N];石油管道报;2006年
6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李伟;把脉“教师抄袭”现象[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林金辉;王亚南的人才观及教育实践[N];光明日报;2001年
8 纳溪区护国镇高桥小学 王德云;加强感悟教育的理论性探究[N];泸州日报;2008年
9 覃波邋黄开东;职教与东盟企业对接促发展[N];法治快报;2008年
10 刘叶邋记者 赵秉瑜;延长县公安局积极开展“人民公安为人民”主题教育实践日活动[N];延安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2 易森林;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新华;近代中国教育如何可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申卫革;后现代知识型观照下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多俊岗;袁世凯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D];河北大学;2006年
2 任向阳;论李达的高等教育思想[D];中南大学;2007年
3 徐丽苹;王先谦的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吴亚芬;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姜传松;清代科举与官学教育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栗玲;日本近代女子教育历史进程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丽霞;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观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静;布迪厄实践逻辑视阈下的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吴值敬;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述评[D];扬州大学;2009年
10 叶海燕;维新时期女子教育思潮及实践[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14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14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