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出处:《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信息化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 高校信息化建设 评价体系 体系研究 指标权重 对比研究 信息化水平
【摘要】:在对比研究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新的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designs a new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determines the index weight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指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活动中,“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实现高校校园网络化、管理科学化、信息资源数字化,,以达到教学科研现代化”的过程。其中,校园网络化是信息化的基础,管理科学化是信息化的保证,信息资源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涛,罗新星;高校信息化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王有远;姚永红;曾卓知;;教育信息化三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年01期
3 赵全超,赵国杰,王举颖;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测度与综合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04年06期
4 费军,石青,余丽华;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涛,罗新星;高校信息化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石青,费军,余丽华;高校信息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价[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8期
3 闫慧;1994年~2002年教育信息化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J];津图学刊;2003年06期
4 余丽华,石青,费军;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权重[J];教育信息化;2004年09期
5 李涛;;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年05期
6 孙德梅;杨奋;;基于灰色区间关联理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方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03期
7 陈爱娟;任晓燕;黄铎;;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06年09期
8 闫慧;教育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J];情报杂志;2004年07期
9 李勇;刘文云;;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情报杂志;2006年03期
10 秦嘉杭;许鑫;苏新宁;;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段宝霞;;高等教育信息化投资利用效率问题探讨[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刘志红;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可操作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翠荣;企业信息化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04年
2 马莉;基于Web的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价与诊断系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佑祥;高校信息化体系建构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4 李涛;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吴丽娟;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莉娟;电脑游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赖晶亮;高等学校电子教档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青海;青岛市崂山区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探索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高萍;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任晓燕;大学教育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勇,陈浩森;军队院校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3期
2 赵全超,赵国杰,王举颖;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测度与综合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04年06期
3 费军,石青,余丽华;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年03期
4 孔繁世;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估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郭莉,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效益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6 刘军跃,徐刚,黄伟九;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高教探索;2004年03期
7 石青,费军,余丽华;高校信息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价[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8期
8 金勇;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4期
9 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10 盖爽,赵亮;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J];情报杂志;2002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继信;更有成效地加强农村经济调查工作——国家统计局召开全国农村经济调查座谈会[J];中国统计;1980年03期
2 闵繁君;从县级统计部门看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J];中国统计;1980年04期
3 刘铮,邬沧萍,查瑞传;人口统计学[J];人口研究;1980年02期
4 于洞娥 ,周英;统计数字的真实性与准确性[J];甘肃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5 ;全国第二次畜牧业经济理论讨论会将在我省召开[J];青海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6 王路 ,阴国祺;发展以种植业为基础的畜牧业经济[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1期
7 陆戈;统计基本知识讲座 第三讲 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一)[J];中国统计;1981年02期
8 陆戈;统计基本知识讲座 第三讲 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二)[J];中国统计;1981年03期
9 覃平;发展速度与经济效果[J];学术论坛;1981年02期
10 ;当前工交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中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东岳论丛;198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建省;;中国脆弱地质生态类型及其结构特征表述原则[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吴慈生;李兴国;汪传雷;;经济发展中的区际差异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盛昭瀚;梁梁;吴文谋;;城市综合协调发展的PC-AHP决策方法[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赵景柱;张永光;徐斌;;行业优先发展排序的研究——一种多目标决策的方法[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5 包涵龄;;指标评价系统的元素关系及其综合方法[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朱建平;李常英;;全国劳动力结构指标体系的确立及主成份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孟令尧;;城市社会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及应用[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林朝阳;;中小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面临的问题与建议[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9 兰运超;;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10 解殿春;;论露天矿平峒溜井运输的经济性[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科利华进军教育 推出校园网方案[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科利华集团总裁 宋朝弟;从集中走向分散[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郭际洲 徐宗中;国际一流 山东电力离你多远[N];中国电力报;2000年
4 记者 王 娅;城市空气质量将改日报[N];中国环境报;2000年
5 洪水龙;搭好舞台唱好戏[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赵宇;中国纯理论研究走向世界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王景/文;把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开好校园网暨教育软件发展大会 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新阶段[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飞鸿;第三代校园网呼之欲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本报特约撰稿人 郑永柏 博士;变“革新”为“革心”[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波;中国森林、湿地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社会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0年
2 韩兆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3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4 陶长生;水利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5 许世卫;中国食物发展与区域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6 杨玉林;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机械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7 潘静娴;甜瓜穴盘苗成苗生理基础及其相关技术参数确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8 蔡睿;技能主导类非测量性项群竞技表现及其条件极值[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9 蔡意中;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10 徐德友;粗集信息分析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及自修复飞行控制系统效能评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海燕;高速公路项目社会影响分析与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2 张军强;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效果的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3 高博;我国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4 宁敖;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综合经济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D];东南大学;1989年
5 张小民;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可持续性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6 王永奇;工程机械维修质量评估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7 李海燕;医学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综合评价系统研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8 李晓燕;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9 林玉玲;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存款成本管理探讨[D];暨南大学;2000年
10 袁婕;广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D];暨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418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1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