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全科教师培养

发布时间:2018-01-16 13:09

  本文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全科教师培养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课程改革 综合实践活动 单科教师 全科教师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改中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一大亮点,但其师资问题已成为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瓶颈。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师生共建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要求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积极反思并构建自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促成师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在改革中培养和造就一批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的全科教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Abstract]:The integrated practice activity is a major bright spot in the new curriculum system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but the problem of teachers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e cours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build a teacher-student dialogue, cooper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culture, requires teachers to position their role, establish lifelong learning awareness, positive refl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self. An equal,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in the curriculum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in democracy,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cooperation, promot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course Teaching benefits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and common development, make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s the proces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ultivate a lot to play a leading and exemplary role all the teachers in the reform,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integrated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当前举国上下积极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与创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应对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汤潇林;中小学综合课程的设置与高师院校之应对[J];高教探索;2003年04期

2 丁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问题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8期

3 徐志伟;高师院校设置综合专业若干问题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1期

4 刘丽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12期

5 石鸥,段发明;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契机[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基德;新课程教师培训应注意的问题[J];成人教育;2004年05期

2 阳光宁;“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3 王丽敏,伊恩涛;科学教育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4 汤潇林;中小学综合课程的设置与高师院校之应对[J];高教探索;2003年04期

5 马健生;王勇;;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6 杨骞;;教师专业发展“五步曲”[J];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7 卢晓华,徐艳秋;师范生艺术教育的理论探索——结合新课程改革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艺术综合能力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8 汪俊祺;余笃玄;柯谷鑫;;影响高校体育民主与平等师生关系观形成的等级观念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05年04期

9 王红柳,张迎春,刘明;我国科学课程教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5年06期

10 孙彦;王丽珍;孙祝;;师范院校综合理科课程特征分析[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群;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取向与教师教育改革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王红柳;我国科学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赵立芹;从做中学:美国服务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汪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及实施[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巾英;试论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彭玲艺;湘乡市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分析与建议[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颖;深圳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维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单元的设计与实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牛亚凡;高师院校“综合型”艺术教师培养的理论探讨[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莉;促进中学教师反思能力提高的学校管理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夏正江;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庞学光;论教育之超越[J];教育研究;1998年11期

3 徐志伟;高师院校设置综合专业若干问题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1期

4 贾晓红,李广州,程萍;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全科教师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7期

2 张建芳;;发挥教研员引领作用 开展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研究[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6年07期

3 马英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研究实施指导建议[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6年12期

4 史建荣;;以整合为策略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人民教育;2010年07期

5 刘文甫;;也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J];吉林教育;2011年Z2期

6 李清季;;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现状的思考[J];山东教育;2011年11期

7 逯克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点滴体会[J];青海教育;2006年Z1期

8 邓玲;;解读新课程结构中综合实践活动课[J];文教资料;2007年28期

9 姜平;张琨;;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五次研讨会纪实[J];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23期

10 沈旎;;一切需要时间,慢慢来[J];网络科技时代;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仲剑峰;;试论常熟地区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任瑞明;;关注学生“责任意识”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5 宁虹;;从跑道到跑的过程——课程改革新理念与教师专业化[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王立伟;;防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校本课程改革中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苏泽芳;;新课程背景下现代教育手段探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阳素娥;;创新型实验教师从这里起步[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深化教育改革 建设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长子门小学校长 李全昌;关于课程改革的十点思考[N];长治日报;2005年

2 宋晓梦;一位教师眼中的课程改革[N];光明日报;2004年

3 王学东;课程改革中的校本课程开发[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4年

4 本报记者 清泉;开发区课程改革初见效[N];海峡时报;2003年

5 李植 李燕;课程改革中 重建教研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吴晓桐;课程改革,,应重视教学行为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安徽省怀宁县秀山中学副校长 程仲;教研组长,领起你的教研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校长 朱震东 武汉市育才小学副校长 张念强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校长 关明福 武汉市实验学校校长 苏先照;课程改革之我见[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记者 李菊文;课程改革工作在我市全面推进[N];铜川日报;2007年

10 王淦生 冯晓红;课程改革:应是一道“AA制”的大餐[N];中国教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红岩;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华;课程权力:从冲突走向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杰昕;课程场域中的权力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瑞花;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分布式教师评价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何珊云;课程改革背景中的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迎春;教育习俗视野下对课程改革的反思[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5 霍振响;农村远程教育背景中的教师培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胜兰;论校本培训中教师自主发展模式的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小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8 黄国宝;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阳红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课程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曾东平;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借鉴[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33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33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c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