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课程事件刍议

发布时间:2018-02-03 14:00

  本文关键词: 课程事件 课程观 课程创生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课程事件是儿童对人类生活的复演或展示,它体现了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旨,尽管它主要呈现在综合课程、活动课程中,却也难以排除对学科课程的影响。课程事件的进程起于情境、执行于过程解决、结束于反思与总结。它关注儿童的生活,关注儿童主体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强调过程与结果的统一、生成与预设的统一。课程事件最终也体现出对解放理性的追求,因而也是创生型课程。
[Abstract]:Curriculum events are children's replay or display of human life, it reflects the main thrust of the new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lthough it is mainly presented in the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activity curriculum.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rule out the influence on the subject curriculum.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events starts from the situation, executes in the process solution, and ends in the reflection and summary.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children's life, the children's subjectivity and the creativity. It emphasizes the unity of process and result, and the unity of generation and presupposit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课程事件强调课程是事件的观点,强调教师与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把课程当作教师特别是学生对人类生活的复演或展现,把课程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强调课程文本的多种形式存在,超越传统的单一教材文本,增加了课程的复杂性程度,使课程的意义更为丰富。课程事件事实上已经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2 王凯;课程故事刍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雄;;重建课堂教学评价观[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7期

2 董俊;论体育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秦怡红;;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互动性缺乏的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王凤杰;后现代知识观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潘美意;论远程教师在课行动研究中的角色转换[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3期

6 李纪连;化学新课程教学价值观在教材中的体现[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李锦;试论现代教学价值观下的新型师生关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赵锦容;重建思想政治课教学价值观——从目中无人到主动育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周改英;论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内容的生成与使用[J];化学教育;2005年S1期

10 毕华林;;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构建[J];化学教育;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敏;走向生命观照的美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高文;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伟胜;现成生活与可能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吕国光;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梁;关于智能障碍教育的课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智明;中学函数课程与教学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高伟红;当代课程的和谐美新探:生命美学的观点[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晓静;教师反思内容的应然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宏;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主体间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翠荣;批判与重构——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教育观念解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马晓燕;教师权威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金中;在高中物理教育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尚兵;个性化阅读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红艳;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的角色转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年10期

2 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谭颖;;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现状述评[J];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02期

2 刘宗南;;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1期

3 孟引变;;师范院校校本教研的实效性[J];运城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许景行;;“多元整合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新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1期

5 陈文;;科学管理 规范办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6 任志远;;思想政治新课程中启发式教学的再思考[J];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7 姜玲玲;;系统论视角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构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王琳;;浅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9 王罗强;童孟良;;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0年01期

10 王政;任京民;;论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及其养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东;;新课程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2 唐永惠;;让高三的课堂活起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3 肖靓莎;彭希林;;浅析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对大学生学习力的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高天明;;论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5 刘黎明;;论罗杰斯的主体性教学观[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6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7 曹玉杰;;从主动作业到研究性学习——儿童、课程、社会联系的纽带[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8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9 高天明;;论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刘黎明;;论罗杰斯的主体性教学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正德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找到乡村学校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主持 李炳亭;2010年课改需要关注什么[N];中国教师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段成秀;传承王杰精神 实现跨越发展[N];徐州日报;2010年

4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所长 邱开金;如何正确认识高职生产性实训[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苏婷;在职教改革中做智慧型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吴祖仁;“后30年发展”的教育使命和展望[N];科学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湖录 通讯员 黄娆春;点燃教育的智慧[N];钦州日报;2009年

8 余文森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尊重个体知识决定课程教学转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辛成;更新教育观念刻不容缓[N];铜川日报;2009年

10 周光礼;研究性学习:对我国30年高校教学改革的总回应[N];学习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严仲连;幼儿园个性化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郭宝仙;英语课程组织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元;职前与在职幼儿教师课程观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任丹凤;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树凤;课程观转变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D];复旦大学;2009年

2 张迪;对学校体育的物化现象和人本位教育理念实施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瑜;《文心》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启发意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玉晖;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广州大学;2009年

5 王金本;回归本真的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伍辉燕;复杂性科学视域中的人文社科课程之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欧丽荣;基于建构主义课程观的高职课程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芳;论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卢霞;情境学习观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廖祥新;职业教育核心技能课程的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87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87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7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