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教师专业发展,路在何方——从一个乡村女教师的一天说起

发布时间:2018-02-03 20:21

  本文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发展 课程改革 学校 自身发展 学生 新课程 人文关怀 共同发展 同伴互助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2007年元月23日,周二。六点四十分:早自习。我在学校住,六点二十起床,简单的梳洗后可以素面朝天的准时走进教室。七点二十分:吃早饭。学校餐厅的粥很好喝,间或与同事闲聊几句。
[Abstract]:It's Tuesday, January 23rd 2007. 06:40: morning self-study. I live at school and get up at 06:20. After simply grooming, you can walk into the classroom on time. 07:20: breakfast. The porridge in the school restaurant is good to drink. Sometimes you can chat with your colleagues.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2007年元月23日,周二。六点四十分:早自习。我在学校住,六点二十起床,简单的梳洗后可以素面朝天的准时走进教室。七点二十分:吃早饭。学校餐厅的粥很好喝,间或与同事闲聊几句。八点十分:准备三四节上课要做的题。九点整:翻阅学生的日记,简略的写几句批语,时间大约一小时。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玉光;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1999年06期

2 张俐蓉;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7期

3 鲍嵘;论教师教学实践知识及其养成——兼谈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4 唐玉光;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制度[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5 王俭,余秋月,洪俊彬;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6 许雪梅,何善亮;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有效途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7 戚业国,戚业国;学校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8期

8 朱新卓;“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8期

9 程振响;研究型教师专业发展及其保障体系[J];教育探索;2002年09期

10 操太圣,卢乃桂;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及其在中国的萌生[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妮娅;;校本课程背景中的教师专业成长[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孙生礼;;微型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的“便捷之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汪家宝;;美国E-learning理念的产生与发展[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赵玉;周元春;;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贾成净;;教学案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段志贵;;高师数学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的构成及其培养[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建平;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 马立;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北京师范大学 陈山奇;网上教育与教育观念的变革[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4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陈琦;网上教育与教育观念的变革[N];光明日报;2001年

5 记者 夏欣;北京出现“教师发展学校”[N];光明日报;2001年

6 崔允o7(作者单位: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实验区校本课程研讨会综述[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记者 李建平;高中课改借来“外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刘秀全;教学行为改向何方[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李建平 张宝敏;新课程助推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罗静;新课程:先培训,后上岗[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武荷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理学与教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晓华;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周慧霞;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田爱丽;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z巡,

本文编号:1488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88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f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