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发展差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应然选择

发布时间:2018-02-08 20:35

  本文关键词: 教学组织形式 改革 班级授课制 个别化教学 差异 出处:《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沿革提示我们,在班级授课的框架内加入个别化这个变量,构建个别化教学与班级授课互补,面对差异、满足差异、发展差异的弹性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应然之路。特朗普制与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必然产物。
[Abstract]:The history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 that we join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the variable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lass teach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dividual teaching and class teaching complement each other, face differences, meet the difference, elastic teaching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difference is the reform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should be the road. Trump and naturally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is an inevitable outcome of teaching the organization form of the reform of history and logic unit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研究项目“基础教育内涵性均衡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06JJD880011)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艳妍;;反思性声乐教学方法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宋莉;;反思性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尹小芳;;关于反思型外语教师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王冰;张彦增;;情感在反思性教学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5 姜千秋;刘浩;;“反思性”教学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李星亮;吴玉新;;反思性教学与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探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杨智祯;;反思的哲学理由——杜威的经验主义哲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王希海;;关于如何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刘亚军;杨永战;;差异教学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张德纯;;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邓友超;;教育本质问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徐惠良;;构建初中数学教与学反思机制的实践与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岳斌;;如何做一名好的实习老师[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晓巍;;中学化学教学反思的思考与实践[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5 缪建平;;引领教师进入“反思性教学”状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周如俊;;校长要变教学反思“苦差”为教师成长的“追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孔凡哲;;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困惑及若干对策[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吕丽环;叶雪梅;;论反思型数学教师的主体性[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赵金梅;;促进幼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条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9 曲新艺;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亮;正念思想下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丽;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超;大学文科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春梅;反思性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贝贝;从建构主义角度反思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密建芳;外地生与本地生学习差异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黄正之;高一化学实施差异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李红珍;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古鸿燕;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唐宜宝;中学地理的教学反思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英华;赵义泉;;突破班级授课制 实施小组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10期

2 隋立国;郑兆芳;;新课程背景下对班级授课制的再审视[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孙宏碧;班级授课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及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04期

4 刘爱霞;;体育与健康课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03期

5 冯建华;;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教改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6 陈育梅;班级授课制与因材施教[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甘民;朱熹教学组织形式对高校文科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益阳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8 董立民;由班级授课制到自主学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肖自明,姬建峰;试论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10 彭晓玲;新世纪高等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医教育;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明;赵根田;;“钢结构设计”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2 翁爱湘;吴志慧;陈石平;;高校学报改革发展新思路[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一集)[C];2003年

3 王尚洪;林刚;辜清;;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A];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盖玉彪;陈伟;;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军事司法改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5 袁书琪;马帅;;学校地理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素仙;;理性反思中的学习与借鉴——浅谈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汪元华;吴志斌;江泓;;本科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8 陈盘学;;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理顺邮局发行渠道与科技期刊的关系[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9 高桂喜;许晓华;;乡镇水利站改革浅析[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10 冯玉生;王耕;巫付专;肖俊明;裴素萍;;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考[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骊辉;塑造有个性的下一代[N];大众科技报;2001年

2 六盘水市钟山区凤凰中心校 张亚菊;论积极课堂的创设措施[N];贵州民族报;2010年

3 黑龙江大学体育教研部 刘刚;构建人文化大学体育[N];光明日报;2009年

4 河南省内黄一中 王志勤;四十分钟课堂教学面面谈[N];学知报;2010年

5 兰溪二中 叶淑佳;新课程下怎样教数学[N];学知报;2010年

6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 邱华国;以长尾理论料想未来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市教育考试院 张以标;中小学班额过大令人忧[N];黄冈日报;2005年

8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刘希平;芬兰高中课改何以深入人心[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江苏省灌云县沂北中心小学 方雪;农村中小学体育教改向何方[N];中国体育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杨丽;孩子看,菁菁校园变啦[N];浙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军;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执政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道全;当代中国改革的代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春霞;限制与保护:刑事诉讼中的隐私权[D];四川大学;2005年

4 侯建国;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5 张薇;苏格兰大学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6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章迪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王会寨;公共服务视野下的中国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9 兰彤;中国乒乓球职业化管理体制的探索与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10 李和森;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尚礼;重庆市青少年体质现状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D];西南大学;2008年

2 高春明;河南省高等院校体育院系体操普修课教学现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韦拉琪;中国(大陆)与老挝银行体制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4 韦光燕;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趋势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周新梅;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中国高等教育功能[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6 王晓霞;裁判文书改革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5年

7 姚龙琴;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D];河海大学;2006年

8 曹冬;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的实践与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朱珠;我国现行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伟玲;深化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分析与思考[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96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96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0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