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统筹城乡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产品供给

发布时间:2018-02-24 20:34

  本文关键词: 农村基础教育 统筹城乡 发展现状 制度创新 出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农村教育是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农村人口素质提高的负荷体,应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却面临着产品供给不足、供求结构不良的双重困境等问题,农村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难以承担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任。因而,必须在认清农村基础教育目的的基础上,从财政支付结构、教育体制建设、城乡协作发展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
[Abstract]:Rural educ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human resources, the rural population quality should be greatly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but the basic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is faced with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supply of products, poor supply and demand structure, and so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is not optimistic and it is difficult to take on the important task of ser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purpose of rural basic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payment structure and education system must be carried out. Urban and rural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necessary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沈百福,杜晓利;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2 高如峰;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比较:美国模式与日本模式[J];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3 杨会良,刘永瑞;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6期

4 李子臣,王文静;我国知识贫困的现状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文雄,汪磊;我国建筑业区域发展水平的实证比较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2 陈华友;固定资产投资动态模型及优化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3 伍长荣,胡学钢;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粮食生产预测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李彪,卢志红;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中的协整和ECM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黄黎平;;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及策略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6 王秀勤;;关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7 孙少茹;郑少锋;石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合理性选择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8 李晓敏;丁士军;;对湖北省粮食生产效益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9 张继河;邹晶晶;曾素芳;;江西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10 王扩建;;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短缺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连喜;;培育企业安全文化 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武国友;;试论80年代农村改革取得突破的几个标志[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钟瑛;;试论邓小平利用外资思想及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实践的指导意义[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彭立峰;;改革财产税法,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喻翠玲;冯中朝;;我国大豆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王金南;曹东;蒋洪强;葛察忠;;关于环境资源卫星账户核算方案的探讨[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龙良碧;秦志英;;重庆市交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8 宁本涛;;世纪初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反思[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9 王善迈;曹夕多;;重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剑;杨利国;洪奇;李昌桂;陶克艳;;南方奶业发展的意义与措施探讨[A];中国奶牛协会2007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黄牛及其改良牛产肉性能和肉品质量分析及中国牛肉等级标准的研究与制定[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陈欣欣;农业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与迁移——理论、实证与政策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3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孙东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5 刘燕;贵州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6 尹子民;工业企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7 迟庆林;边境贸易与经济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俞海;农地制度及改革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9 刘万明;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主要技术经济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10 杨铁黎;关于职业篮球市场的基本理论和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运生;《案例》:××集团公司——利用资产重组摆脱困境[D];暨南大学;2000年

2 李炬;我国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3 文锦芬;空心莲子草和商陆DNA导入水稻及后代钾营养特性比较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4 李彦敏;河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5 柯常松;安徽与邻省农业增长的比较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1年

6 桂林;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机制及效益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任强;证券市场监管制度建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8 姚从容;新疆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及对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1年

9 鲁蓉;我国个体私营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10 陈莹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健荣;冒继承;;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J];江苏教育;2011年11期

2 张明坤;;乡村女教师为贫困娃铺就“网上爱心路”[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1年08期

3 谭梅;;统筹城乡教师发展 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成都市温江区教师“县管校用”机制之政策制度解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7期

4 ;四个乡村教师的现实[J];基础教育;2005年11期

5 金睿;;美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路径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6 曾霞;;确立以马斯诺理论为哲学基础的教育体制——论如何把城市知识人才引流到中国农村基层教育单位[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胡均国;臧小林;蒋文峰;;三峡库区“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短期师资培训模式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2期

8 章跃一;;农村教师职前培养:问题、策略与建议[J];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02期

9 马广宇;;对提高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年16期

10 刘光裕;关键在于明确职责──关于深化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琛;赵双;赵桐;;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崔盛;;从教育经费投入上统筹城乡义务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柴江;;东西部地区农村教师队伍现状比较[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涂维亮;;化解“三农”与实施农村公共教育体制的实证研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蒙廷英;;家庭教育与留守儿童的成长初探[A];2007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7年

6 马继杰;;民勤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李涛;邬志辉;;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什么统筹?什么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视阈下的“统筹治理论”建构[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苗春凤;;乡村教师流失问题研究回顾与思考——社会工作制度的引进[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9 张源源;;合理统筹城乡关系 促进免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赵生龙;严江平;赵雪雁;;以人为本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甘肃省为例[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晶琳;农村基础教育亟待“补血”[N];黑龙江日报;2005年

2 王元京;公益事业不能强调优胜劣汰[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周波;统筹城乡教育 4年投入100亿[N];成都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曹显钰;司敏代表建议 农村基础教育应加强[N];安徽日报;2005年

5 袁海马 李昱;九项措施统筹城乡教育[N];四川政协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多多[N];山西日报;2000年

7 黎拥宪邋谭凯鸣 记者 陈天富;培养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新型干部”[N];重庆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陈洋;再多给农村基础教育一点关爱[N];黑龙江经济报;2004年

9 周泓洁;农村基础教育:四大困扰[N];贵州政协报;2005年

10 张孔生;统筹城乡 高位均衡[N];扬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新形势下的西北农村中小学校建筑计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惠林;中国农村教育财政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宗希云;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策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4 王献玲;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奕;江苏省农村基础教育成本与农民负担关系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王童;基于项目的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思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军;优化贵阳市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传贵;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缪贤根;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志强;我国“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史小禹;建国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箐;农村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佳北;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供给的困境与出路[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31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31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7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