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师师互动理论探析

发布时间:2018-03-01 21:25

  本文关键词: 师师互动 内涵 特点 类型 机制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Z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师师互动是教师人际互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对师师互动的内涵作出了初步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师师互动的特点、类型和机制。
[Abstract]:Teacher-teacher interac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eacher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defini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teacher-teacher interaction, and on this basis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teacher interaction. Types and mechanisms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5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忠晶;社会问题刍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刘佰合,蒋保;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社会整合的弱化[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3 雷冬文;近代士绅在民众起义中的角色扮演——以广东天地会起义为例[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4 何也明;试论生活文化和社会经济对体育消费水平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5 盛治进;邹可观;左新荣;;从社会学视角审视转型期我国职业体育观众群体的变迁[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1期

6 余晓敏;中国目前法官信任状况之我见[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7 张华勤;论计算机网络的社会化功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尹华丁;;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单位制走向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年02期

9 丁湘;“女强人”现状之探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吴兰丽,田伟宏;社会和谐问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芳苓;;从和谐发展视角探讨我省城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关系问题[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何隆德;新时期干部成长环境与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梁亚荣;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6 董才生;社会信任的基础:一种制度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4年

7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D];复旦大学;2004年

9 江新华;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刘华安;当代中国政治稳定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浩;《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谢雅萍;互联网传播与闽台交流[D];福州大学;2002年

3 苏延骏;教育公平的法理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汪焱;影响我国群众性排球运动普及的主要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D];安徽大学;2003年

7 陈俊峰;农民现代性的现状及其获得途径[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8 柳建文;西北农村地区回族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郑天虹;初级群体对城市青少年接受电视传播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10 罗小青;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翠华;;师师互动理论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Z1期

2 马文奎;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几点认识[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3 裴跃进;开放式校本教师培训的“开放”内涵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03期

4 臧平;教育创新[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5 李酉亭;张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TPDS[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黄小英;开好《教育技术学》课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年S1期

7 李焕英,刘秀台,李铁旺,郝小平;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年02期

8 蒋向红;师德内涵和师德建设[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9 李楠;段旭;;核心课程及给我们的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夏心军;对教育公平的再认识[J];教育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曲铁华;梁清;;略论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傅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原则[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徐淑猛;小原国芳“全人教育”思想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梅玲;浅谈科学探究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岳喜凤;教师专业化:理念重建与内涵拓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孟桂芹;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探赜[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翠华;合作教学中的师师互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苗田翠;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沈大山;学校道德领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郑子娜;论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53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53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c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