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设计中的技术取向
本文选题:计算机教育 切入点:信息技术教育 出处:《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其发展历程及课程目标被打上技能化的烙印。受"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和要素主义课程观的影响,又基于课程价值决定主体的模糊性而产生的技术取向,无论在计算机教育,还是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中都客观存在,迫切呼唤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教育。
[Abstract]: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curriculum go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in our country is marked by skill, which is influenced by "what knowledge is most valuable" and "essentialism curriculum view". Based on the fuzziness of the subject of curriculum value, both in the computer education and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the technology orientation exists objectively, which urgently calls for the information education which aims to cultivate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继华;;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新思考[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12期
2 边琦,田振清;关于改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5期
3 李馨;;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协调发展——访东北师范大学董玉琦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8期
4 王珏;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现状[J];中小学管理;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强;毛振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素的新视域——课程核心与多因互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2 肖丽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3 黄燕;;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探微[J];成才之路;2010年35期
4 赵朝群;;为服务教师的课程设计新理念[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5 王根顺;路丽娜;;课程价值取向对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置模式的影响[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陈敏祥;;潜在课程视域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7 李志晓;;浅谈中国朝鲜族专业舞蹈教育[J];大众文艺;2010年14期
8 吴驰;刘琳;;高校艺体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影响因素之研究——以湖南师范大学南院艺体生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9 刘峰;;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4期
10 李宝庆;靳玉乐;;协商课程及其后现代本质[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第六章 外语教学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柏杨;军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3 邢志芳;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价值及实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海英;协商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苏鸿;迈向意义的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于冬青;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深;体育课程美学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春梅;反思性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理花;新课程背景下优化高中语文作文讲评课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柯秀兰;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策略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雅绒;基于能力导向下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楚海莲;挪威职教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刘佩佩;新课程下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沈健美;关于教师“教材二次开发”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林;课程设计价值取向:从实然与应然视角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9 姚瑞丽;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娇;校本教材应用的困境及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彭绍东;信息技术教育学论纲[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2 颜士刚;张婷姝;;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晶;;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的延伸[J];职业圈;2007年05期
2 鲁正火,孙名符;再论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谈高师计算机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3 孙会中;;信息教育莫走应试教育老路[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新视野:从信息技术教育走向信息教育[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06期
5 李春民;章承林;;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朱明俊;;浅谈信息时代的教育工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01期
7 占强运;;国外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浅析及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05期
8 王国钧,邵斌;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朱良兆;;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J];西北职教;2007年06期
10 丁曼丽;;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红;;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春霞;;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初探[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3 李燕;;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具体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4 顾永良;;困境中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期不完全报告[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新科;李路群;尹东辉;;浅析信息技术与通信课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覃钧;;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的信息素养[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曹岚;;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整合的尝试[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凌;;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之我见[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何友国;;信息技术教育是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力武器[A];2005年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10 王红;;网迷、网恋与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信息技术教育市场面临四大商机[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2 浙江教育学院 王治文;信息技术教育的防御性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张清能;信息技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4 山东省微山县两城乡鲁南学校 郑勇 郑忠新;信息技术拒绝评优场上的“昙花”[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程娇;今秋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费收费不变[N];海南日报;2007年
6 山东省潍坊盲校 王培峰;信息技术教育呼唤理性回归[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张云;我省确定首批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县区[N];山西日报;2003年
8 通讯员 童序珍;黄州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成效显著[N];黄冈日报;2007年
9 江苏省宿豫职教中心 张雷;中职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素养的培养[N];学知报;2010年
10 刘浪 连小培 卢越 文良 邓步来;信息技术教育:你准备好了吗[N];重庆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皮介郑;信息素质理论与教育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3 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彦尊;信息社会视阈中的学校信息伦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陆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刘石;我国传媒体育信息教育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詹青龙;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艳;信息技术课程的诞生[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燕;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3 孙晓芳;信息技术教师本体性知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4 吕艳芬;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王慧;探索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鲁杨;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潘利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沛;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袁瑛;现代信息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高勋;《信息技术教育》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的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66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6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