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中国教育的科学精神
本文选题:科学精神 切入点:中国教育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精神?长期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此有着各式各样的理解和诠释。(一)科学精神的要义是求真1922年8月20日,著名学者梁启超应当时影响颇大的学术团体——科学社的邀请,作了题为《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的演讲。一开始,他便开宗明义道:
[Abstract]:What is the scientific spirit? what is the scientific spirit? For a long time, people set out from different angles, to which there are various understandings and interpretations. (1) the essence of the spirit of science is to seek truth in August 20th 1922. In August 20th 1922, Liang Qichao, a famous scholar, invited an influential academic group, the Science Society. He gave a speech entitled "Scientific Spirit and East-West Culture". From the beginning, he made it clear that:
【作者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英;《天问》“东流不溢”集解[J];甘肃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2 张崇善;;法国重视科学精神的早期培养与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6年06期
3 ;科学精神的一些要点[J];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01期
4 炎冰;论科学精神[J];江汉论坛;1987年12期
5 刘英杰;;试谈献身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J];人民教育;1987年03期
6 童元璋;;要努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谈《穷人》的教学[J];江苏教育;1987年14期
7 张南;对批判否定行为的再认识[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8 查汝强;科学精神为何物——再答许良英同志[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03期
9 叶壬虎;何天云;;人的需要·科学精神·文化传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10 王晓兴;;论培根重建科学精神的意义[J];北京社会科学;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希杰;;修辞研究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主义(代序言)[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2 李涵;;用科学精神统率儿童戏剧工作——宋庆龄和儿童戏剧[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3 王庆英;;弘扬邓小平的科学精神[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陈敬燮;;西部开发与科学精神建设[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胡滨;;西部大开发中的科技价值与科学精神[A];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高湘泽;;树立科学精神是国民素质建设的根本任务[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建峰;;弘扬科学精神应从科技界做起[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醒民;;关于科学精神研究的几个问题[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安会茹;;重塑科学精神,走出迷信误区[A];校园拒绝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六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华荣;;坚持科学精神 弘扬科技道德[A];2002福建省科技界科学道德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省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揭幕[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刘建明;伪科学再认识[N];北京日报;2000年
3 李开富;《工程伦理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四川日报记者 刘骞 本报记者 唐青林;科学精神的光辉[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韩清秀 邵开裕;科学世纪与科学精神[N];重庆日报;2000年
6 陈学璞;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N];中国人事报;2000年
7 记者 李政;以创新的科学精神迎接21世纪考古学[N];中国文物报;2000年
8 记者邵斌;点击中国科学教育[N];大众科技报;2000年
9 周玉奇;追寻房龙[N];大众科技报;2000年
10 记者 邵斌;走近诺贝尔[N];大众科技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新杰;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乔延鹏;自由、理性与创新[D];吉林大学;2005年
3 刘子贵;论“两种文化”矛盾与人文精神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4 娄伟;我国技术创新传播的问题与对策[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5 林坚;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D];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
6 童恒萍;墨家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合行;论道德的文化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长真;大学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雄平;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1928-1936)[D];暨南大学;2006年
10 秦元海;论科学精神[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莉莉;巴斯德的科学贡献、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D];广西大学;2001年
2 刘汉辉;论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马佑红;农村迷信与农村社会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昌芳;近代物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牛子宏;论毛泽东的科学精神[D];河南大学;2002年
6 赵文正;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科学的人文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周晓霞;在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颜丙峰;论科学精神的缺失与现代教育的反思[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孝伟;人才视野中的科学技术[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10 朱红梅;当代中国科学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84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84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