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灰关联度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09 12:52

  本文选题:教育 切入点:经济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将教育、经济协调发展作为灰色系统,运用灰关联度分析,对深圳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制定了反映教育、经济协调关系的指标,建立了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灰关联分析模型。定性分析了影响深圳教育、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应的数量关系,总体上表征了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关系,揭示了深圳的支柱产业、深圳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教育发展的相关性,提出增加教育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Abstract]:Tak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economy as the grey system, using the grey relational degree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henzhen, and formulates the indicators refle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economic coordination. Th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odel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s established.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economy in Shenzhen and the corresponding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are analyzed, which generally represent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economy. This paper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Shenzhe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at increasing the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作者单位】
【基金】:天津市十五教育规划资助项目(YSS002)
【分类号】:G40-0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华友,吴涛,许义生;灰关联空间与灰关联度计算的改进[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2 张岐山,梁亚东,吕作良,邵琳琳;灰关联度计算的新方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郝玉芬;灰关联度分析方法在煤田地质统计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1年02期

4 杨建华,高永东;灰关联度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子舟;;面向知识的图书馆学发展新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年01期

2 李华;论当代高等职业学校的经济功能[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年06期

3 姜新燕,杨冬雷;新疆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罗本成,原魁,眭凌,马小军;基于灰关联度评价的投资决策模型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09期

5 刘鸿彬,熊少华;空中雷达目标的灰色预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05期

6 崔建明;叶乃沂;秦霞;;第三方物流企业营销策略的灰局势决策[J];软科学;2006年01期

7 彭连清,吴英杰;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人力资本[J];宜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龚蓬,费业泰;一种基于灰色预测控制的动态测量误差修正系统[J];宇航计测技术;2002年02期

9 向显湖,李永焱;试论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徐建中;李有彬;;教育资源整合因素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星春;谭国臣;刘建军;;航空装备研制阶段技术风险分析方法研究[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韩永平;徐泉雯;;江苏省三大区域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的实证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3 代晓松;;辽宁省海洋产业关联分析与发展趋势展望[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梁宏;翟民;王德富;;灰色系统理论在商业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吴洁;刘以安;邹晓华;;灰色系统理论在船舶避碰决策中的应用研究[A];现代船舶机电维修技术(2005)[C];2005年

6 Guo-Hua Hu Gui-Hua Hu Xiao-Wei Chen Zhi-Gao Shen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6, P.R. China;Method for Risk Analysis of Slope Failure Based on Grey-Stochastic Risk[A];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C];2007年

7 干静;蒋春林;;面向电子产品的新产品创意设计评价系统的研究[A];2004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连仙枝;;浅谈中国高等教育的收费问题[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王雪娟;陈永康;;山西省普通高校物力资源利用效率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胡春梅;;山西省普通高校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霞;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利率汇率联动风险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张海;建材企业人力资源协同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刘志成;中部崛起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4 燕达;随机室内发热量下空气调节系统模拟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5 关伟;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6 魏和清;知识经济测度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郑志龙;马克思主义视野下我国贫困与反贫困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许昆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少波;面向用水户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10 张洪生;教育选择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进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薛维栋;知识型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蔺陵;基于灰色理论的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D];重庆交通学院;2004年

4 程婵娟;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素质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周高平;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重庆交通学院;2004年

6 谭科;山区悬索桥施工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D];重庆交通学院;2003年

7 周鹃;基于灰色理论的投资组合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钱量;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江蕾;中国大都市中心城区社区教育经费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邹强;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绍良,张国良;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比较及其存在问题分析[J];系统工程;1996年03期

2 肖新平,谢录臣,黄定荣;灰色关联度计算的改进及其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5年05期

3 张岐山,,邓聚龙,邵勇;均衡接近度灰关联分析方法[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增荣;;关于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的两点意见[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4年09期

2 王绽蕊;关于提高天津教育发展指标相对中等发达国家达标度的几条建议[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06期

3 楚江亭;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6期

4 林勇;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及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6期

5 丰力;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简介(八)[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10期

6 赵丽敏;建设小康社会中天津教育发展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年02期

7 高书国;中等收入国家教育发展指标比较与分析[J];基础教育参考;2003年Z1期

8 彭小虎,吕德雄;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教育发展指标构建——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9 孙艳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3年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10 孙艳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4年教育指标研究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12期



本文编号:1588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88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d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