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高等师范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选题:教师 切入点:心理健康教育 出处:《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结合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探索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范性以及如何培养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particularit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basic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n Teachers' qual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edagogical natur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how to train norma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bility.
【作者单位】: 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系
【分类号】:G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余欣欣;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J];广西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2 陈利鲜;师专心理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J];广西高教研究;2001年05期
3 卢东亮,罗清旭;师范生心理综合素质调查报告[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王玲,郑雪,苏跃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荆;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构建[J];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2 董科伟;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汪红烨,陈昌明,李万兵;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黄日健;;某所民族高专新生UPI调查结果分析[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5 陈洵;论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5期
6 黄月胜;曹资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现实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6年03期
7 袁玉涛,翟军,赖其均;大学生心理健康观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2年02期
8 刘丽芳;西部部分2001级大学新生心理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4年01期
9 刘海燕,高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张明亮;中等师范学校大专生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坚;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学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及其与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朱泳;大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篮球运动参与程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3 门学泳;五年制师范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阳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林红;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张玉柱;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及其心理教育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杜婷;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武慧多;大学生强迫症状特点及心理防御机制的相关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9 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10 叶宋忠;福州市大学生篮球运动参与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敏;高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2 王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前沿;1995年05期
3 吴花林,王林森,王芳芳,马存根,冯玉荣;大同医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5期
4 李淑然,纪秀琴,屠惠明;1978—1987年北京市十六所大学本科生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情况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年03期
5 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拴云;;《学记》对教师专业化的现代启示[J];教师;2011年20期
2 杨剑;邹文蓉;;浅谈教师职业专业化[J];中国市场;2011年32期
3 肖晶星;;论教育学硕士学位学习对心理健康教师的意义[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徐香琴;;社会角色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化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8期
5 周红;;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知识建构的特点及策略[J];教育探索;2011年08期
6 高芹;;PCK:教师知识从“缺失的范式”到价值回归[J];教育导刊;2011年07期
7 何丽娟;艾述华;;试论陶行知的教师专业化思想[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0期
8 王晓宇;刘亮;;英国教师教育的多元层次架构——基于教师专业化视角的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1期
9 刘海霞;;浅议我国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途径[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7期
10 张燕花;;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旭东;崔瑞海;孔令伟;宁凯;;教师专业化视阈下的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连茂廷;房元霞;;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蒋菊;;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历程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张传燧;蒋菲;;《学记》的教师思想与教师专业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宁虹;;从跑道到跑的过程——课程改革新理念与教师专业化[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张云;;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浅析民办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陈敏婷;;打造学科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8 尤佳;;浅谈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成长[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李克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10 孙长宝;;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走向班主任专业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柯杨;农村教师专业化亟待实行[N];河南日报;2009年
2 安徽省霍山县明德学校 何升琼;教师专业化的实践困境与超越[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张颖 高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优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调兵山市第一小学 任丽娟 郭华伟;教师专业化现状及发展途径[N];铁岭日报;2010年
5 记者 牟方祥;“教师专业化”渐行渐近[N];重庆日报;2003年
6 实习生肖承云本报记者王春;教师专业化,一个全新的话题[N];科技日报;2002年
7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吴永军;教师专业化研究 可成教育生产力者几何[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刘微;教师专业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江苏教育学院 王铁军;校长教师专业化的五个特征[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贺清杰 杨俊国;冀州强力实施教师专业化提高工程[N];衡水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秀英;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祯玉;突围与自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冯大鸣;处境变迁与文化回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秦立霞;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苍金户;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2 房敏;教师教育中师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理性分析与对策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艳;教师风格形成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时间;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运行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俊芳;教师专业化:教育者的实践理性回归[D];山西大学;2008年
6 齐丹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胜;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林成堂;教师专业自主权问题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查冲平;师范类本科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红燕;试论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94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594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