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2 13:34

  本文选题:留守学生 切入点:代养人 出处:《教育导刊》200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笔者通过问卷结合访谈的方法对160名中小学留守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留守中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这六个因子分值上均显著高于非留守中学生,女留守学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分值上显著高于男留守学生,小学留守学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分值上均显著高于初中留守学生。
[Abstract]:The author investigated 160 left-behind student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ft-behi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somatization, compulsion, anxiety, hostility and terror. The scores of the six factors of psychosi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left-behi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scores of somatization, depression, anxiety and phobia of female left-behind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male left-behind students, while those of primary school left-behind students were somatization, depression, anxiety and hostility. The scores of terro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students left behind in junior high school.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江西省赣州市厚德中学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2 段宝霞;;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陈日升;;福建亭江的“小美国人”:一个跨国寄养的新移民子女群体[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年02期

4 张珍辉;彭尚平;;农村留守孩子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5 郑显亮;张杰;;皖北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6 贾香花;;家庭教育“缺位”与学校教育“补位”——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问题及解决路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7 蔡玉军;罗国芬;邓喜芬;;留守儿童社会化研究的新视角:非社会性行为理论[J];青年探索;2005年06期

8 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年03期

9 王阳亮;;农村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年03期

10 刘霞;范兴华;申继亮;;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霞桃;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2 李松;农村初中生“留守子女”家庭环境状况调查及对其心理健康和学绩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3 武强;农民工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7年

4 陈虹静;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环境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陈小萍;父亲缺失下农村留守儿童学绩、自尊及人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段玉香;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应付方式及其与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苏瑜;福建长乐3~5岁海外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伊琳玲;福建长乐5~7岁海外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为民;某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10 杨叶红;巢湖地区武术学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筱玫;;西部初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黑河学刊;2009年05期

2 周秀鸽;;关爱 信任 疏导——浅谈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J];硅谷;2009年14期

3 李红;;浅析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4 马利军;廖贤灼;;留守学生自尊水平与应对方式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年01期

5 黄兴裕;吴秀华;;农村留守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11年03期

6 王有华;陈京敏;;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教师;2009年14期

7 管雷;;四川省13-15岁留守学生心理压力和行为分析[J];青年探索;2008年05期

8 黄兴裕;吴秀华;;江西崇义留守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11期

9 王阳亮;;农村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年03期

10 谢文华;;如何加强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11年4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东宇;;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的探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汪毅刚;;高中生在校行为表现及其心理因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王东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黄爱玲;;流动人员子女人格发展、自我价值感之间的关系及教育对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秀红;静进;杨德胜;蔡小梅;陈学彬;苏晓梅;;75例婴幼儿对母亲的依恋性质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七届全国(内地、港、澳)“儿童发育与行为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谢玉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思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罗照春;请关注“留守孩”的心理健康[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罗照春;“留守孩”心理问题严重[N];大众卫生报;2005年

3 武穴市实验中学 黄菊娥;留守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初探[N];黄冈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丽;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2 董亚静;留守高中生对留守的认识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顾颜;吉林省留守学生健康素质、心理韧性及前瞻性适应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4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5 谢玉兰;农村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王丽芬;福清市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01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01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f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