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学校改革研究的方法论分析与策略思考
本文选题:区域性学校改革 切入点:研究方法论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区域性学校改革研究作为立体的研究,着眼于研究队伍的成长、研究活动的展开和教师研究者知识的创生。行动、反思、叙事是学校改革研究的方法论精髓。叙事反思与互动平台的搭建是使区域性学校改革研究热情得以激发和高涨、研究活动得以开展和持续的必要条件。
[Abstract]:As a three-dimensional study, the regional school reform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growth of the research team,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the creation of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knowledge. Narration is the quintessence of the methodology of school reform research,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arrative reflection and interactive platform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arousing and raising the enthusiasm of regional school reform research and for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to be carried out and sustained.
【作者单位】: 广东教育学院
【分类号】:G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茜蓉;历史视野中的科学合理性模式——评夏皮尔的历史理性观[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许昌林;张志兵;;理性主义的新发展——对夏佩尔科学合理性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施铁如;教育行动研究的方法论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郝建华;论非理性因素在科学合理性中的意义[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许一飞;论作为社会活动之科学的合理性[D];黑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宏聚;金华宝;;变与不变:四种科研理念异同比较——兼论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的价值追求[J];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10期
2 施铁如;“怎么都行”——学校改革研究的后现代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02期
3 白昊;教育叙事研究:中小学教师校本研究的适切选择[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施铁如;;区域性学校改革研究的方法论分析与策略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06期
5 叶平;;基于网络的校本研究[J];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8期
6 吴言;;叙事研究:反思个人经验[J];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29期
7 陈笑萍;汪艳红;;搭建支架 引领校本研究——湖北省黄石市武汉路小学“支架式”校本研究巡礼[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6年05期
8 黄永久;;浅议中小学校如何开展校本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9 彭钢;;校本研究需要提升品质[J];今日教育;2008年Z1期
10 杨小兵;;校本研究是学校活力之源[J];小学教学参考;2007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福旺;魏学斌;;实施三项管理策略 推动校本研究卓有成效的开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2 张福旺;魏学斌;;实施三项管理策略 推动校本研究卓有成效的开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3 陈京疆;;让课堂充满“草根”的清香——初中部实施校本研究的思考与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4 陈京疆;;让课堂充满“草根”的清香——初中部实施校本研究的思考与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5 张文清;;校本研究的路径及基本方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李森;;校本研究的特征及其实施[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7 陈忠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和谐教育的内驱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8 杨玲;;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现状研究报告——当前中小学在校本研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刘奉越;李晓佳;;基于专业发展的编辑叙事研究[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应辉;;中国电视剧创作微观研究方法论[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叶莎莎;“校本研究是件很幸福的事”[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宋晓梦;校本研究:值得关注的草根研究[N];光明日报;2006年
3 福建省南安市福玲中学 黄文龙;校本研究必须着眼于师资均衡[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四小体育教研组长 李海军;校本研究——促进体育组和谐共进[N];中国教师报;2006年
5 胡明珍;激励教师“跳起来摘果子”[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阜宁县城北初级中学 沈明光;校本研究: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抓手[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7 记者 柳萍;“草根教研”研出教育新景象[N];三峡日报;2009年
8 山东省济南燕山学校校长 郑桂琼;在研究中享受专业之福[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许玉真;让校本研究充满活力[N];济宁日报;2007年
1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教育局 邱子华;新课程需要务实高效的教研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崇文;抗战以前中国基督教大学及其学生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钱春芸;行进中的“小说”中国[D];苏州大学;2007年
4 杨德钦;施工工效学原理与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5 黄瑾;农民城的教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光余;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项仲平;影视剧的影像叙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斯琴托雅;叙事民歌口头叙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9 胡树毅;中国现当代小说病态人物叙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邵晶晶;政策方案可行性论证程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红玉;我的新教师生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戴丽丽;城市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蕾;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饶芳;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的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立善;中小学教师专业生活的叙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彭凤琴;对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叙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舒宗瑛;一位土家族教师教学价值观的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徐燕雯;我的兼职辅导员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范敏;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叙事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10 康泰来;一位中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12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1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