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分化时代的教育改革——一个拟议中的教育社会学论题
本文选题:社会阶层结构 切入点:利益群体分化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78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其阶层结构日益分化,相同或者相邻阶层结构的人们组成利益集团。不同利益集团基于获取教育利益的考虑,一定会千方百计影响教育改革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强势阶层对教育改革进程和方向的影响大,其从教育改革中获得的利益也多,弱势阶层对教育改革进程和方向的影响小,其从教育改革中获得的利益也少。如何提升弱势阶层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力,不仅关系教育改革本身的顺利进行,也关系到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理想的实现。
[Abstract]:Since 1978, Chinese society has increasingly divided its social stratum structure. People with the same or adjacent class structure form interest groups.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are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obtaining educational benefits. We will certainly do everything possible to influence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reform. In general, the strong strata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process and direc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y also gain more benefits from education reform, while the disadvantaged class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process and direc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How to enhance the influence of the disadvantaged class o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tself,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deal of social justice and social harmony.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庄西真;;教育偏好和职业教育发展[J];教育科学;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彪;;论徘徊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政府角色[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段礼乐;;消费转型与消费者保护制度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3 焦海涛;;论“促进型”经济法的优越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王芳;;刍议责任型政府的制度性责任——基于“企业家政府”原理的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桂在泓;王平;;论当代中国政府能动性的发生与制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黄元龙;;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现状及其完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袁祥花;;论思想政治教育对村民自治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8 李洁;“粉领”阶层——社会存在与自我认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项桂娥;;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物品治理模式选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刘绵锦;;从苏共败亡看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韩升;;我国责权统一的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立富;;地方效能政府建设路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恒;;试论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邓集文;;论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问责制改革的推进战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锐;;和谐社会视域中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体制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虞崇胜;郑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胡宁生;;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方政府治理——以南京市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为例[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9 王金玲;;沿海地区人口职业流动的性别分析——以宁波地区为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社会发展与文明对话”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陈霖;;论新闻舆论监督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仉巍;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霞;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9 林洁;转型期我国县域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高林玉;公用事业投资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勇;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制度完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汪德荣;北部湾港口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熊巍;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与运营模式改革反思[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春萌;新时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状况的调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毛晚春;论中国政府职能结构的量化转型[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8 邓国风;大连海关通关作业流程再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邓国风;大连海关作业流程再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董砚宝;我国城市公交民营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禹;夏百玲;;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原因及主要阶层的现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张登国;;构建和谐的城市社会阶层结构[J];新疆社科论坛;2007年03期
3 李素素;;我国社会阶层变化的伦理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J];同舟共进;2004年12期
5 陈金松;;优化社会阶层结构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J];理论观察;2006年01期
6 王达宗,褚海萍;重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大力推进小康社会建设[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吕新强;;教育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变动[J];教育导刊;2005年12期
8 甘刚;;新世纪中国社会阶层的体育行为特征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06期
9 姚建军;;社会阶层视角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J];兰州学刊;2006年09期
10 王俊知;;中国当前社会阶层问题[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希;;优化社会阶层结构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陆学艺;;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几个问题[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3 王尚银;;宏观视野、微观研究:社会结构变迁引发的思考(研究设想/纲要)[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方林;;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综合分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卫东;;阶层背景、性别与本科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李品仙;方新普;文才新;;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利益格局转变与分化的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陈奇榕;;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 推动全面小康建设[A];第二届全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论坛会议交流材料[C];2003年
8 邓谨;樊志民;;基于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农民中产阶层是新农村建设的民间主体力量[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9 黄明哲;;关于提升领导干部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的几点思考[A];“领导科学发展30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锋;;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吉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赵英兰;辛亥时期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衍变[N];吉林日报;2011年
2 仇立平 上海大学、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非同步发展:上海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社会阶层结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学院、社会建设研究院 胡建国;找准社会阶层结构整合的重心[N];北京日报;2009年
4 ;构建合理社会阶层结构[N];经济参考报;2001年
5 石磊(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按要素分配对社会阶层结构的影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6 本报记者 尹传红;中国社会十个阶层现状[N];科技日报;2001年
7 浙江省开化县委党校 王云龙;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N];中国企业报;2008年
8 中国社科院社会所;当代中国十大社会阶层(上)[N];北京科技报;2002年
9 ;中国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10 王进昌;中国社会结构如何优化[N];中国老年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慧霞;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李艳艳;固化与形塑[D];吉林大学;2010年
3 顾颖;中小企业发展及其对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影响的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4 孙启进;结构的力量:社会结构与高等教育分流结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循恩;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展背景下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思考[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田晓霞;太原市社会阶层实证分析[D];山西大学;2012年
3 张聪;现阶段河南省社会阶层结构状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D];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
4 谢冬玲;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与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华逢林;社会阶层结构封闭性的同期群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6 方向军;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文娟;再现一种社会流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陈磊;中国社会阶层发展多元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仲逸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嬗变与政治稳定[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闪鲲;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转型时期利益群体分化中的整合功能[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27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27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