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兰州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8-04-06 03:31

  本文选题:兰州市 切入点:中小学教师 出处:《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摘要】: 当前,科技进步、知识增长,使得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主力军,其专业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为了使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同时适应二十一世纪对教师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提高教师专业化技能的规律、方法以及策略,以便使我们对教师的培训有效、有果。基于建设合格的、专业化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基地,形成体系完整、功能健全的培训体系为出发点,并以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等文件和规定为依据,科学制定培训基地条的件与要求,构建教师公共学习平台和支持服务体系,整体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水平,这将是本篇论文的思想指导。 本文通过对兰州市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现状、培训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应用、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是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培训策略。 本文重点以兰州市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有关的培训方案为依据,坚持以集中培训、教研培训、科研培训相结合为基本核心,努力完善建设“四级培训网络”基地,扩大培训面,调整和精选培训内容,应用各种培训策略,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技术培训;同时也要进一步做好政策制度保障工作,以协作型学习为依托,将培训中的教师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理论”转变为“实践”;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做到“学之有用”。加强科研,探索规律,保证培训发展,提高培训实效,努力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make education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before.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s the main force of basic education, its professionalism is self-evident.Therefore, in order to equip teachers with higher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adapt to the new demands on teachers in the 21 century, we must find out the rules, methods and strategies to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as soon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make our training of teachers effective.Have fruit.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qualified and specialized training base for teacher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the formation of a complete and well-functioning training system,On the basis of the document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the Action Plan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Education in 2003-2007, the provisions on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nd the National Pla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ical capacit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rticle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training base are scientifically formulated.Constructing the teachers' public learning platform and supporting service system, and improving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level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as a whole, will be the ideological guidance of this paper.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Lanzhou,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application and training, and on this basis,Combined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which is a scientific and operational training strategy.Based on the training programs related to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Lanzhou, this paper insists on the combination of centralized train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train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as the basic core, and strive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ur-level training network" base.We should expand the scope of training, adjust and select the training contents, apply various training strategies, and carry out diversified training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further do a good job in ensuring policies and systems, relying on collaborative learning.The teachers in training should be changed from "passive" to "active" and "theory" to "practice", and the effect of teacher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should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so as to be "useful in learning".Strengthen scientific research, explore the law,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training, improve the actual results of training, 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teachers to implement quality educ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35.1;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卫东;调适心态: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J];中学教育;2003年09期

2 聂卫华;;中小学教师中不具备规定学历晋升职称难[J];干部人事月刊;1994年07期

3 刘建春;;课题研究:中小学教师的助推器[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年06期

4 ;从中小学讲坛走出的杰出人物[J];中国教师;2011年11期

5 卞千;;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伦理责任的研究[J];才智;2011年20期

6 余冠仕;柴葳;;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将统一中小学教师系列[J];教师;2011年22期

7 韩绍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形势与任务[J];中小学管理;1996年06期

8 何京;美国如何培训与管理中小学教师[J];基础教育;2004年03期

9 张强;也谈“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惰性”[J];中小学管理;1999年09期

10 郑祖伟;;师德将是中小学教师评聘首要条件[J];小学阅读指南(中);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昌树;潘建强;罗林佳;;珠海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探讨[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2 薛俊玲;储芳;蒋宝泉;钟丕洪;何秀梅;刘洁;刘颖;周仕敏;;重庆市市区1345名中小学教师膳食食物摄入与营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夯实基础 转变职能 顺应潮流抓研训[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4 翁文磊;林贻真;;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报告[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樊召锋;俞国良;曾盼盼;;中小学教师竞争态度与职业倦怠的对比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马娟;陈旭;;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中小学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储芳;钟丕洪;蒋宝泉;何秀梅;刘洁;刘颖;周仕敏;;重庆市市区1345名中小学教师膳食食物摄入与营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A];第11届中国营养学会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胥兴春;张大均;;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鲁锦虹;;教师心理健康: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关于江苏省东台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王欣;;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创新实践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政协兰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增补委员名单[N];兰州日报;2010年

2 ;咸大明同志任红古区委书记[N];兰州日报;2009年

3 记者高云飞;兰州市经济良好增长[N];甘肃日报;2002年

4 记者 罗喜祥 陈华英 通讯员 王勇军 许清阳 刘文友 何汉雄;永兴转岗培训教师解决中小学教师结构矛盾[N];郴州日报;2008年

5 记者 卓上雄;中小学教师每月增400元[N];海南日报;2008年

6 记者 金姝;写下一个名字 担起一份责任[N];吉林日报;2008年

7 记者 张小燕;我省中小学教师人均将获3600元津补贴[N];厦门日报;2008年

8 记者 康磊;20日前解决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N];长春日报;2008年

9 记者 仝静海 董立龙;周济到张家口走访慰问部分中小学教师[N];河北日报;2009年

10 张建 陈瑞昌;南通中小学教师须拿继续教育学分[N];江苏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力娟;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陈韶峰;中小学教师的任用及其纠纷的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衍玲;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高源;清真寺的社会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寇冬泉;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结构、特点及其与工作效果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7年

9 杨新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敬业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刘理臣;生态网络城市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兴笃;兰州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问题及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陈强;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与现实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梅宝;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增益的问卷编制及特征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5 高志强;中小学教师教研心态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兆存;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艳霞;当代中小学教师能力的缺失与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伟;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自我规划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鲜良;我国中小学教师合法权利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庚顺;衡水市中小学教师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17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17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0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