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试论教育研究成果的保护

发布时间:2018-04-08 15:19

  本文选题:教育研究 切入点:成果保护 出处:《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8期


【摘要】:教育研究成果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且带有增值意义的知识产品。在知识经济社会进一步做好教育研究成果的保护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对推动我国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Abstract]:Educational research is a kind of knowledge product with certain academic value, social benefit or economic benefit.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societ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further protect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progress in China.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敏玲;颜宁江;王海;段治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01期

2 么大中;完善评价机制 保持贡献与荣誉一致[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毅鹏;论著作权的发展机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马海群;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与著作权法的修改[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0年04期

3 郑瑞琨;著作权合理使用法律性质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肖志宏;;图书馆应当享有明确的著作权合理使用权[J];图书与情报;2006年05期

5 杨小兰;;论网络传播权限制之合理使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刘友华,张 歆;论知识产权不应适用取得时效[J];当代法学;2002年04期

7 刘蔚文;论著作权中的出租权[J];当代法学;2003年10期

8 吴静;合理性问题探析——从经济分析法学到知识产权制度[J];当代法学;2003年12期

9 冯晓青,胡少波;互联网挑战传统著作权制度——兼论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空间中的新形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曹海峰;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合理使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顺荣;;论软件版权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燕;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2 周晓唯;经济主体及其权利: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法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3 伯晓晨;图象信息隐藏的理论模型与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4 段维;网络时代版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林;晚清新政时期出版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水林;经济法基本范畴的整体主义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宁立志;知识产权的竞争法限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术麟;企业商业标记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饶明辉;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10 于玉;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玉训;网络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陈志峰;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构建的经济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3 夏玉杰;“中美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4 李娜;反盗版的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乔丽春;基于网络新技术的著作权权利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袁杏桃;因特网上的版权侵权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7 李军育;著作权保护及其成本收益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8 华海英;图书馆版权平衡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中立;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的立法检讨[D];郑州大学;2003年

10 高俊宽;数字图书馆中若干知识产权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贺淑珍;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探析[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3期

2 刘爱玲,王平,宋子良;科技奖励评审过程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7年01期

3 杨湘清,姚利民,周绪红;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富平;;教育研究成果分类问题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10期

2 杨帆;陈向明;;三种语言观对教师实践研究范式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9期

3 张家军;;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话语权之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陈桂香;;教师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困惑[J];学术交流;2011年07期

5 金语;;追寻教育研究者的实践立场[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6 刘猛;;教育思想的群体属性及其方法论意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9期

7 王健;;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中的立场与视野[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7期

8 邓友超;;名刊点击[J];中国德育;2011年01期

9 邓小华;田斌;;基于设计的研究:国内研究述评[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0 李瑶瑶;;以Blog为平台的教育叙事研究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文教资料;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吕赐杰;;课堂教学实践的持续变革:教育研究者作为Meso层面行动者的角色(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黄宁;辛涛;李凌艳;;从变异分解的角度重议教育公平[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许庆豫 博士;让教育研究成为真正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李广;校园欺侮:日本孩子无法逃脱的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李茂;教学方法比“小班化”更重要[N];中国教师报;2008年

4 徐继存;教育哲学是没有答案的学问[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滢邋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校长 陈康金 山东省茌平县教研员 靖恒海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高德胜;怎样才能取到教学改革的真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徐建敏,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 管锡基,,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改办副主任;教研员应举什么旗?走哪条道?[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王喜旺;谈教育研究中的四“通”[N];光明日报;2002年

8 齐林泉;尊崇本性:天生我才必有用[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时晓玲;建设和谐校园需要行动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山西大学 王喜旺;确立教育研究的四个通识[N];发展导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雨亭;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武云斐;合作 共生 共赢[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猛;匿影缠绕:意识形态与中国教育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胡之骐;公共领域中的师生教育话语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姗姗;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湖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教育科研机制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郁惠;罗炳之教育研究思想论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兵;哲学解释学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价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志高;当前我国教育研究规范性的理论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汤诗华;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范式转型对教育研究的启示[D];西南大学;2008年

6 赵光磊;视觉文化教育研究——后现代视角[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晓阳;我国教育研究中学术道德的失范与重建[D];西南大学;2006年

8 王梅;教育研究道德规范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牛楠森;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薛桂英;走向自律—一位教育研究者的道德叙事[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22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22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8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