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马来人教育:发展与影响
本文选题:马来人 + 教育发展 ; 参考:《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04期
【摘要】:本文试图从马来人的角度,探讨马来西亚族群教育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马来西亚政府的马来人教育政策,包括教育马来化、高等教育优先、财政支持等,分析马来人普及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发展对马来人职业和收入的影响。本文认为,马来人教育发展及随之而至的相对畅通的社会流动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各族群和睦相处和社会稳定发展,如果政府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能公平对待其他族群,族群之间的关系将更融合,社会发展也将更稳定。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Malaysian ethnic education and its impact on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lay people, and analyze the Malay education policy of the Malaysian government, including Malay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priority, financial support, etc.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Malay universal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on Malay people's occupation and income.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alay education and the relatively unimpeded social mobility mechanism, to a certain extent, are conducive to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ethnic groups and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f the government allocates educational resources,Fair treatment of other ethnic groups, inter-ethnic relations will be more integrated, social development will be more stable.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
【分类号】:G53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编后[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2 李清悚 ,顾呈璋;师范教育应当受到重视[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3 唐龙圭 ,沙裕忠;从实用教育到职业教育——评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4 蒲心文;近三十年国外教育的发展趋势[J];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03期
5 梁忠义;论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延思;;争取80年代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J];人民教育;1980年08期
7 徐衍贤;刘建峰;;学前教育要注意科学化[J];湖南教育;1980年12期
8 谢文杰;;教育是生产部门[J];青海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9 梁忠义;;关于教育计划与社会经济计划的结合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10 裴明;张继荣;;大姚县文教局组织教师参加函授学习[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注明;;从马来亚硬币上的中文谈起[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2 裴娣娜;;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与教育体制的改革[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3 靳丽华;;以陶为师 塑造新型教师[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4 ;序[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5 ;深化教育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6 张铁铮;张益民;;一校引来百业兴——芮城县陌南镇农技校科教兴乡纪实[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7 崔建君;;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8 李艳华;;浅谈中学图书室的规范管理[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9 刘晓雨;;对对外汉语教师业务培训的思考[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10 洪孟珠;;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的设计与推行[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高丽(作者系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像发展高科技那样发展教育事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记者 唐青林;四川为民办教育发展安上“助推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时晓玲 范绪锋;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主旋律[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逸民;寻找教育的本源和去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孙志军;《世界教育大事典》:深邃的目光透过人类教育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史蔓蓉;展示亚洲文化的“窗口”[N];中国旅游报;2000年
7 记者 于东;今后5至10年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N];法制日报;2000年
8 殷爱荪 马卫中;改革与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出路[N];光明日报;2000年
9 胡鞍钢 熊义志;确立新的教育发展国家目标[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10 记者 杨良敏;首个ASP校园管理系统问世[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邵陵;反省与求证:四川藏区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李阳;埃及近代以来教育发展与埃及现代化[D];西北大学;2002年
6 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黄健江;20世纪末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培春;西南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伊继东;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爱兰;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系统及其网络题库的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苏华峰;实施创新教育——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战略抉择[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莉;二十世纪中国学习国外教育改革经验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刘剑虹;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办学体制改革的策略框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俞远光;中学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付新生;三门峡市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7 霍晓光;珠海市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覃琮;大化瑶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邓建光;二战前新、马华商及其经贸网络的形成、发展与变化[D];厦门大学;2001年
10 郝振君;当代国外农村教育理论的国际比较与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72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7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