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道德教育中的僭越现象——由“不准女生留长发”引发的思考
本文选题:僭越 + 道德教育 ; 参考:《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7期
【摘要】:偏好、规范与道德不在一个价值位阶上,如果将低位阶的偏好和规范代替道德,那就是偏好与规范对道德的僭越。不幸的是,这种僭越在道德教育中是一种常见的事实。僭越的后果非常严重。导致道德教育的不道德。僭越背后隐藏着现代教育的深层问题——成人主义与德育的工具化。
[Abstract]:Preference, norm and morality are not in the same value rank. If we replace the low rank preference and norm with morality, it is the transgression of preference and norm to morality.Unfortunately, such transgressions are a common fact in moral education.The consequences of overstepping are very serious.The immorality that leads to moral education.Behind it lies the deep problem of modern education-the instrumentalization of adulthood and mor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DEA050075)。
【分类号】:G41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菡;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李晶,张素馨,刘根义,潘红娜,郭洪敏,李健;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个性、心理状态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S1期
3 曾恒 ,王佩贤,孔燕,金俊,李立新,刘海龙;心理干预在戒毒者自尊心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10期
4 傅茂笋 ,寇增强;大学生适应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9期
5 胡雨霞;周景春;;学生品德内化环节的心理倾向及其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07期
6 陈会昌,夏菡;6~14岁儿童对想象物的文字与图画描述[J];心理科学;2001年05期
7 刘素珍,徐建平,周坚,李金风,徐志芸,吴梦麟,叶勤,王晓棠;社区心理辅导实验模型的建构及其价值[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8 陈少华,郑雪;整合人格: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心理学动态;2000年04期
9 施铁如;良心及其作用和培植的心理机制[J];心理学动态;1998年03期
10 袁爱玲;学前个性教育的理论探讨[J];幼儿教育;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电视“说”新闻的心理语言学解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陈汉民;;中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安娥;创业投资家素质培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唐英;消费时代电视广告审美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文雅丽;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腾少冬;应用于个人机器人的人工心理模型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
5 方配素;运动员人格构念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6 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魏高峡;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脑波超慢涨落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8 张禹;排球运动员智力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9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丽颖;接受蒙氏教育儿童智力和行为发展追踪调查[D];吉林大学;2007年
2 郄超;小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现状调查及对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世友;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模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金本能;文化资本视角下农村小学生语文教材适应性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兰英;职高学生学习动机及其激发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丁月芝;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初中生美术学习评价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戴建国;音乐作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沈百洲;提高中专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叶晓芸;应用学习层级理论优化学生认知结构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韩晓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欧仕金,李红钦;现代技术的人文关怀[J];天中学刊;2000年01期
2 鲁原;批评的僭越——《文学批评学》导言[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3 刘仲蓓;数字城市建设中的技术理性问题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张琦;生活仪式与自我认同——对过士行“闲人”形象的解读[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5 乔凤杰;本然与超然——论传统武术技击的诡道与圣道(二)[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彭恒礼;;狂欢的元宵——宋代元宵节的文化研究[J];开封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彭恒礼;;狂欢的元宵——宋代元宵节的文化研究[J];洛阳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王海燕;尹冬波;;韦伯“价值中立”学说的质疑与“僭越”[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高德胜;;析道德教育中的僭越现象——由“不准女生留长发”引发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方良根;党家村——古民居“活化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2 玄涛;教育能否成为科学[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汪民安(学者) 莫伟民(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于奇智(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三人行,,必言福柯[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本文编号:1772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7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