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论道德要求与道德行为的无条件性

发布时间:2018-04-19 19:12

  本文选题:道德要求 + 道德行为 ; 参考:《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9期


【摘要】:任何道德行为都是发生在现实复杂的时空条件之中的,而学校道德教育的要求却是"无条件"的。无条件的道德要求和行为体现价值选择之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这不仅是道德生活的实然,而且具有教育价值的承载。而康德的无条件道德律让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原则真正体现了道德提升人性的本质特征。
[Abstract]:Any moral behavior takes place in the real complex time and space conditions, but the requirement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s "unconditional". Unconditional moral requirements and behaviors embody the particularity of value choice including universality, which is not only the reality of moral life, but also the bearing of educational value. Kant's unconditional moral law, a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moral education, truly embodie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moral promotion of human nature.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康宁;;无条件的道德要求与有条件的道德行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内在紧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戴兆国;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王习胜;;关于道德悖论属性的思考——从逻辑的观点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杨立江;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吾淳;;由精英而大众:荀子与孔孟伦理思想之别及其意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2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宏辉;民事起诉权保障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蔡书贵;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建构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高健;康德的启蒙思想及其对德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8 王志军;从马克思早期对宗教的批判看哲学的根本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高巍;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杨超;里考纳品格教育思想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地坤;从道德的“至善”到道德的“底限”——读阿多诺《道德哲学的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康宁;;无条件的道德要求与有条件的道德行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内在紧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7期

2 王东宇;论学习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内外机制[J];教育评论;1997年05期

3 吴惠强;养成不到位:德育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J];江西教育科研;1998年06期

4 袁志强;;价值观辨析理论的应用及体会[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2期

5 邹雄标;;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培养[J];广西教育;2011年16期

6 朱全奉;;思想品德教育浅议[J];四川教育;1982年03期

7 武蕴成;霍春;窦桂丹;;师德浅谈[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8 刘本立,,陈光明;论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之规范[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9 方健华;;专业道德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杠杆和导向——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刘玉娟;;国内外品德心理测量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向众;李永s

本文编号:1774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774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6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