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的权力:学校生活的常态分析
本文选题:学校生活 + 权力 ; 参考:《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2期
【摘要】:学校生活是与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相互纠结、彼此嵌入的复杂权力网络运作的过程。在此复杂的过程中,权力通过力量的竞争被选择使用:话语权力建构了行动者的身份,象征权力缔造了学校生活的秩序,资本权力则再生产了社会阶层的区隔,并且这些权力“允许”利益政治融入学校生活。学校生活随着利益、力量的变动而呈现的相互权力斗争,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Abstract]:School life is a complex power network that intertwined with individual, family and social life. In this complex process, power is chosen to be used through the competition of power: discourse power constructs the identity of actors, symbolizes power creates the order of school life, and capital power reproduces social class division. And these powers "allow" interest politics to fit into school life. School life with the change of interests, power and the emergence of mutual power struggle, has become a normal.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分类号】:G40-0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阎光才;权力网络:民办高等学校的日常生存状态[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庄西真;学校行为的社会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何瑞菲;陈世永;;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徐文策;;转型期大众传媒失范前因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田文林;抗拒与变迁:中东经济现代化的多维透视[J];阿拉伯世界;2001年03期
5 何池友;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审美范导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穆亚一;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危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金民卿;后现代精神和中国大众文化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史鼎新,何明升;网民在线活动研究述论[J];北方论丛;2000年04期
10 林建华;论“修正组合型”的自由主义——兼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特点[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韦路;严燕蓉;;媒介:讯息还是权力?——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再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童世骏;;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6 赵慧珍;陈玉洪;;从《野鹅》看清教伦理的负面影响[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宫浩钦;;从椅子说设计——以一种社会学的视角[A];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宫浩钦;;产品中的社会分层结构[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赵延东;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与再就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梁栋;网络组织的兴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吕坤良;网络言论传播引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玉玲;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史晓玲;美国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透视[D];苏州大学;2001年
3 白旭东;现代西方文化的哲学反思与当前主导文化精神的确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4 李炜;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池莉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水平;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杜娟;死与变:论弗·伍尔夫小说中的存在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丁社教;生产力价值论[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8 储继红;永恒的潜在的结[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谢慧英;网络写作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檀巧芳;九十年代中国纪录片研究二题[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J];社会学研究;1994年06期
2 杨宜音;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J];社会学研究;1995年05期
3 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年01期
4 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J];社会学研究;2003年01期
5 胡荣;社会经济地位与网络资源[J];社会学研究;2003年05期
6 唐丽;网络的生产——以一个地方性黑市经济的演化为关键案例[J];社会学研究;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金萍;;让学校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J];学周刊;2011年09期
2 付国庆;;心灵“虐待”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4期
3 ;本月搜索[J];基础教育;2006年08期
4 付国庆;;心灵“虐待”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5 王建宗;;面向社会育人[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8期
6 任华龙;;教师语言运用的艺术[J];大众心理学;2005年07期
7 徐玉珍;黄美贤;须芝燕;;让每个孩子都绽放生命活力——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思考[J];大众心理学;2007年09期
8 雨林;;“好学生”DE心理危机[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05期
9 魏建国;;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对策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10 肖自明;;论有意义的学校文化建设[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守纪;杨兆山;;丰富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 提高儿童积极适应能力——农村寄宿制学校功能性转换及观念变革[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孙克兴;;英国特殊需要儿童学校教育的考察[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陈如平;;十九世纪英国公学的家庭伴读现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郭法琦;;杜威学校教育管理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刘翠霞;;剖析中学生考试焦虑成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刘彦华;朱丽娜;;小学生厌学心理探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施铁如;;学校叙事心理辅导中的写作治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琳;;大力开展中职生心理辅导[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王冬梅;;厌学问题[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铁军 江苏省教科院教授;构建有道德的学校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李伟平;让学校生活成为素质教育[N];常州日报;2011年
3 卧松 编译;让音乐成为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张著昶;“两免一补”惠及山村贫困娃[N];铜仁日报;2009年
5 朱晓宏;如何解开不公平的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卧松 编译;布莱尔教育新政一览[N];中国教师报;2006年
7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董轩;在有效对话中实现理想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颜芳邋刘艳元;“假日学校”:让学生收获自信和感恩[N];新华日报;2007年
9 ;专业信任与学校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向继忠邋王鹰;“学校生活比家里还好”[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有升;被规限的“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晓宏;学校对学生道德成长影响之检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薛晓阳;学校制度情境中的学生道德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庄西真;学校行为的社会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丽;论学校文化重建[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敏;师生日常交往实践的批判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翟月;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何瑞菲;安徽省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5 薛桂英;走向自律—一位教育研究者的道德叙事[D];西南大学;2007年
6 周宝华;工作—学校冲突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东倩;社会本位教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白萍;初中生早恋情况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高月萍;班级里的道德生活[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管志毅;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生存状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24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82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