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史研究范式转型的特征
本文选题:西方教育史 + 教育史研究 ; 参考:《教育评论》2007年06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傅林;20世纪西方新史学范式对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松柏;近代历史哲学的思想萌芽——略论马基雅维里的史学思想[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2 祝宏俊;古代希腊进步史观的产生[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邹振环;麦都思及其早期中文史地著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邹振环;《大英国志》与晚清国人对英国历史的认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薛菁;建立马克思主义世界史体系的若干问题[J];闽江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胡志坚;论心理史学取向的中国教育史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7 石荣慧;兰克史学与史学专业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8 吴怀祺;;民族科技文化与史学的创新精神[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傅林;20世纪西方新史学范式对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10 黄洋;;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东方”想像[J];历史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萨摩亚争端与大国外交1871-1900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崇文;抗战以前中国基督教大学及其学生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何爱国;东亚发展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茂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徐良;美国“新左派”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李隆生;明后期海外贸易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5年
8 易兰;兰克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崔艳红;普罗柯比《战记》研究[D];南开大学;2003年
10 董立河;历史与想象[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丰伦;论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全球化时代[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罗立军;章学诚道学史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万仁甫;黑格尔文艺史哲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诠林;台湾日据时期殖民作家西川满之文学考察及批判——从其台湾题材创作出发[D];华侨大学;2003年
5 王德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梁洁;中国近代实证主义史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庆;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理论—论刘知几与章学诚[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杜冰;凯撒与《高卢战记》——试论凯撒在罗马史学上的地位[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詹先琦;化史为诗[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史晓峰;心理学理论对历史研究之影响探析[D];吉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立国;教育发展观的批判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国教育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在杭州召开[J];人民教育;1980年01期
2 赵定;;列·符·赞科夫[J];天津教育;1980年05期
3 韩达;;全国教育史研究会会议述评[J];中国教育学刊;1980年01期
4 赵祥麟;;西方高等教育简史[J];教育发展研究;1981年01期
5 徐毅鹏;;吉林省教育史研究会成立[J];中国教育学刊;1981年01期
6 李明德;;试论十九世纪上半期西方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2年05期
7 沫兰;一九八三年曲阜孔子学术讨论会简介[J];东岳论丛;1983年04期
8 ;一九八三年曲阜孔子学术讨论会简况[J];齐鲁学刊;1983年03期
9 黄学溥;如何评价教育家思想[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10 吴小平;西方教育史学的形成与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198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山根幸夫;丁贤俊;;辛亥革命文献目录(1973—1981)[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2 齐红深;张博;;留住中国民众的历史记忆——关于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口述历史调查与研究[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齐红深;;日本侵华教育史[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4 金世余;;我国近代教会学校音乐教育之影响管窥[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代钦;李春兰;;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进展70年之回顾[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4年获赠图书一览表[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7 大森直树;薛巧巧;;侵略战争——殖民地统治史研究的课题[A];直面血与火——国际殖民主义教育文化论集[C];2003年
8 齐红深;;留住历史的记忆——关于日本侵华殖民地教育口述历史调查与研究[A];直面血与火——国际殖民主义教育文化论集[C];2003年
9 张斌贤;;近十年杜威研究的新发展[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10 施国恩;;日本的教育史研究组织及其新动向[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卜玉华;从“自在”走向“自为”[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何东;史静寰:走近西部女童[N];中国妇女报;2003年
3 何东昌;为共和国教育史研究奠基[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大力推进教育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王 凯;仰之而弥高 钻之而愈坚[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金林祥;共和国教育史研究的新篇章[N];光明日报;2003年
7 李雪林;百年老校,,生命力何在?[N];文汇报;2003年
8 ;《科教兴国与教育创新——江泽民教育论述学习和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徐启建;为中国教师寻找教育思想支撑[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焦蓉;中国教育:现代化一百年尽管[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龚兵;从专业协会到教师工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锋;狄尔泰教育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玲莉;日本近世寺子屋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香;明清时期童蒙读物中的历史教育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红安;中西儿童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在教育维度中的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芳;柏拉图的《法律篇》及其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刘智;试论明朝政府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儒学教育的政策措施[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王燕;西方教育史上主知主义和主意主义教育思潮之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高兴;论中学语文分层教学方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玲;以情感教学原理构筑语文课堂[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尚国乾;中国近代私立大学的发展嬗变及办学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谈晓奇;克雷明教育生态学理论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申英美;中国朝鲜族教育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86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886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