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本文选题:综合性学习 + 课堂教学模式 ; 参考:《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8期
【摘要】:基于"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立足于课改和教学实际,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通过行动研究等方法,初步构建了以"一目标二行为三环节四板块"为形式的"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新模式,并形成了该模式较为系统的实施策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效。
[Abstract]:The study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comprehensive learning" is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modern educational theory, and through the methods of action research, etc. A new "comprehensive learning"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in the form of "one goal, two behaviors, three links and four plates" is constructed, and a more systematic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is formed.
【作者单位】: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分类号】:G4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阳光宁;“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2 王婷;我国中小学综合社会科课程的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11期
3 张东霞,林彭;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概观[J];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10期
4 阳光宁;;综合文科课程与历史教育:若干问题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6期
5 韩雪;美国社会科课程的历史嬗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孙捷;美国基础教育社会科国家课程标准探微[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7 曹歆佳;中学综合社会课与历史课之比较[J];学科教育;2002年08期
8 赵亚夫;;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育的现代化——围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反思[J];教育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严书宇;社会科课程研究:反思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祖祥;控制与教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我国初中综合课程实施现状与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孙捷;美国基础教育社会科国家课程标准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许华琼;美国基础教育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吴瑞祥;关于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的理论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志清;浅析历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蔡忠平;初中语文教材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肖素红;试论社会科课程中历史教育的地位与作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灵红;历史教育中的移情[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红宇;社会生活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初步教学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曹东燕;信息时代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课程教学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艳;;北京广渠门中学与河南郑州47中学开展远程协作综合性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7期
2 牛学文;;实现优质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浅论[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年10期
3 培红;走向“综合”[J];小学青年教师;2003年08期
4 陈先在;;浅谈网络教学[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5 王海峰;;我们该如何引导课堂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03期
6 朱长征;《大学生心理卫生》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年05期
7 吴群;探索创造性思维教学的课堂模式[J];石油教育;2003年06期
8 “中小学区域性创新学习实验与研究”总课题组;“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22期
9 ;自主性发展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教书育人;2005年12期
10 高亚丽;“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刍议[J];教学与管理;2005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朱吉平;;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建——谈取消讲台的课堂教学改革[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2 ;理工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陈宇;;开发学生的智慧 小论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以开发学生智慧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A];首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4 李新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改革[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N];中国教师报;2010年
2 岳炜;课堂教学模式刍议[N];驻马店日报;2011年
3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建琼;综合性学习开辟课程新境界[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彭小流 汕尾市林伟华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N];汕尾日报;2010年
5 柏蔡萍;亦谈学生课前自主预习[N];临汾日报;2011年
6 李春梅;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N];中国信息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刘远;教育:城乡均衡看三河[N];农民日报;2011年
8 卫辉市第九中学 满海群;如何定位教师的角色[N];新乡日报;2008年
9 彭扬飞 王金 易双全;三通鼓响踏征途[N];岳阳晚报;2010年
10 任志娟;淄川区教研室 学习实践重实效 均衡协调促发展[N];淄博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桂花;以教学案为主要教学载体的三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朱香;变易理论视域下“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3 颜巧艺;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宝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伟;基于电子双屏白板的“主导·主体”模式教学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为;国内著名教学改革经验借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黄亚娴;基于WebQuest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的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朋娇;现代信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吴清洁;师生网络交互学习平台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熊昌萍;农村教师教材再开发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66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96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