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孤独感与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本文选题:孤独感 + 大学生 ; 参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11期
【摘要】:目的:考察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自我隐瞒量表、自我表露指数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等测量工具对482名大学生的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定,并通过路径分析考察变量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并不高(36.5±7.4),男生的孤独感得分高于女生(37.4±7.5/35.4±7.3,F=8.25,P0.01),年级差异不显著(P0.05)。回归分析显示,自我隐瞒、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社会支持能有效预测孤独感(β=0.207、-0.218、0.157、-0.380),可解释总变异的37.3%。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我隐瞒既直接影响孤独感,又通过消极应对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孤独感,自我表露仅通过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孤独感。结论: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干预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elf-concealment, self-disclosure, coping style and social support on college students' loneliness. Methods: the lonelin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482 college students were assessed with UCLA Lonely scale, Self-concealment scale, Self-disclosure Index scale, simple coping style scale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les is investigated by path analysis. Results: the loneliness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not high (36.5 卤7.4%). The scores of loneliness in boy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irls (37.4 卤7.5%, 35.4 卤7.3%, P 0.01). The grade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P 0.05).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elf-concealment, positive coping, negative coping and social support could effectively predict loneliness (尾 -0.207- 0.2180.157- 0.380), which could explain the 37.3% of total variation.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test shows that self-concealment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s loneliness, but also indirectly affects loneliness through negative coping and social support, and self-disclosure indirectly affects loneliness only through positive coping and social support. Conclusion: Self-concealment, self-disclosure, coping style and social support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loneliness.
【作者单位】: 广东省汕头市第一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广州市市政建设学校基础部 东莞市虎门中学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邓丽芳;徐慊;郑日昌;;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2 李董平;余苗梓;王才康;谢晰君;周柳梅;朱训明;;青少年自我表露和自我隐瞒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4期
3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4 王才康;中学生自我隐瞒倾向:因素结构与发展特点[J];应用心理学;2002年02期
5 王登峰;Russell孤独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鑫;张志勇;;从“心理场”论谈体育教学环境的创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池应华;“见死不救”行为的事实认定与法律评价——社会心理学关于亲社会行为理论的启示[J];法商研究;2005年06期
3 陈红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新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9期
4 甘琳琳;佐斌;;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理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5 张敏生;;大学生过激行为心理机制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3期
6 周月朗;;教师职业压力解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刘卫华;;性别角色对女大学生就业影响分析[J];理论月刊;2006年09期
8 赖勇强;;自我概念中自我认知的最初发展[J];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李彩娜;邹泓;;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殷恒婵;卢敏;王新利;陈雁飞;;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蔡丽霞;;对“公民新闻”的研究与探讨[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褚荣伟;;调节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健;基于产业技术创新的FDI溢出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徐青;ERP实施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辉华;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王明辉;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谢衡晓;诚信领导的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董萍;大学生信用卡使用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龚明晓;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决策价值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杨小洋;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特点及与自我提问、创造性思维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严谨;河南省某村HIV/AIDS社会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琚晓燕;青少年依恋的测量及其与自尊、社会适应性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宁;不同组织信任背景下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李艺敏;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4 方元务;态度理论及其在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5 张娟;关系与利他[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苏庆富;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红梅;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交自我知觉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瑞芳;当代大学生的竞争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严晓静;个人特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史铮;中国城市中产阶层消费特征[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年03期
2 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3 胡重庆,漆书青;对青年初期独生和非独生子女人格的异质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5年03期
4 张兴贵;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述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周宗奎,赵冬梅,陈晶,蒋京川,Rachel Hundley孟菲斯大学心理系;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6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7 方平,熊端琴,郭春彦;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8 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9 王登峰;罗特心理控制源量表大学生试用常模修订[J];心理学报;1991年03期
10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彩娜;班兰美;;大学生害羞、孤独感及其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09期
2 许霞;;福州市676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与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3 文明;田晓明;;大学生孤独感的原因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4 韦耀阳;;大学生信息焦虑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5 马瑞清;;探析大学生孤独心理的成因与防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夏炎;;浅谈大学生孤独感与人际交往现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1期
7 李林;;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分析[J];大众科技;2009年04期
8 谭千保;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9 邓丽芳;王瑞;郑日昌;;大学生孤独感、应对策略与气质类型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10 于绪丽;;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珑玲;;网络对青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2 王玲;唐原;陈志静;;中学生自杀事件的紧急心理干预[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静娇;;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保障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2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李明贤;走出孤独的困境[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4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5 记者 苏雁邋通讯员 陆炜;专家呼吁尽快拆除心理“一米线”[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朱伟光邋通讯员 张世英;关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杨岩泽 实习生 白宇飞;众多压力困扰高校学子[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8 实习生 周晨昕 记者 姜澎;两个好消息 不要一块说[N];文汇报;2005年
9 本报实习记者 张杭;“6·25”大学生杀人事件心理调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黄永明;孤独的代价[N];南方周末;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许丽华;大学生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人际关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艺敏;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4 赵晨;大学生孤独感与社交能力、气质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聂丽萍;大学生网络聊天中的自我表露、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陈富国;大学生孤独感量表的编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中介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张娟;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吴巧云;大学生与网友的自我表露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邹赐岚;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超;青少年压力知觉、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01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001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