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与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
本文选题:皮格马利翁效应 + 学生 ; 参考:《理论导刊》2007年09期
【摘要】:"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发生,是教师的良好期望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结果。此效应的产生决非偶然,在许多心理学理论中都能从不同角度找到其理论依据。在进一步对学生心理变化的探究中发现,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从而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Abstract]:The occurrence of Pygmalion effect is the positive result of teachers' good expectation on students. This effect is no accident, in many psychological theories can fi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 th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stud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use of the "Pygmalion effect"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but also, more importantly,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nowledge, feelings and intentions. Therefore,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sychology.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人事处 西安科技大学测量工程系 西安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系
【分类号】:G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田汉族,高玉英;课堂教学生活:一种教育人类学的阐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胜;;略论学校教育与青少年犯罪预防[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2 刘丹,王成刚;论幼儿园“沙戏”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3 武光路;韩继莹;;利用心理咨询特质建立辅导员与学生的良好关系[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14期
4 段晓明,陈荟;走向生活体验——教育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4期
5 李福华;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属性和评价[J];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02期
6 俞锋;寻求有生命力的大学教育理念[J];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02期
7 马珍珍,张福娟,蒋骊;智力落后儿童家长的心理健康对其子女行为问题的回归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4期
8 冯维,王飞飞;国外学习障碍儿童的非标签化教育取向[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6期
9 祝秀香;陈庆;;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工作 完善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10期
10 邱昌建;郭兰婷;方进博;张伟;;心理咨询培训对学员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潘欣;;认知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马莹华;张瑶;;和谐社会视野下心理咨询职业的发展模式[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邓云龙;杨帆;潘辰;聂华林;田勇泉;;基于诊断思维研究成果的精神病学教学改革思考[A];中华医学会首届国际行为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唐友忠;;对劳教场所心理矫治民警心理矫治能力构成的思考[A];2006年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翠荣;反思与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合荣;事实与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蔡琼;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徐莉;民族村落中的教师[D];西南大学;2006年
6 张新立;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樊华强;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人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燕;生命教育与青少年道德素质发展[D];山东大学;2007年
2 黄锦菁;重建可能生活[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曹静;自然之自然与人之自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4 傅红梅;语言与异化[D];南昌大学;2007年
5 曹璐;情绪影响初中生说明文快速阅读的实验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6 钱海锋;化学教学中的合作探究学习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徐生梅;关怀教师生命:生命教育的深度观照[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靖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养育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孔晟;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文忠;大学新生课余时间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任恒;教师应当重视自己对学生的期望——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的启示[J];江西教育;1983年12期
2 齐麟;;皮格马利翁效应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学校体育;1983年04期
3 秋华;;有意栽花花方艳——谈教育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7年04期
4 李嘉祥;;作文教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J];江西教育科研;1988年06期
5 徐汉云;;略论皮格马利翁效应与体育教学[J];湖北体育科技;1989年03期
6 龚晋昂;;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运用[J];四川教育;1989年06期
7 朱洁;谈“皮格马利翁效应”[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8 陈潇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启示[J];江西教育;1992年09期
9 毛天培;作文教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J];宁夏教育;1992年12期
10 刘小非;;从“皮格马利翁效应”谈起[J];体育师友;199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季晓红;;爱要心心相印——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范丽恒;;国外教师期望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水红仙;;浅议心理效应给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启示[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曹彬;;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的“评语”评价[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巍 朱华棣;迎接品牌时代[N];法制日报;2000年
2 戴肃军;善用激励[N];解放军报;2000年
3 宋会强;社会心理学效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N];中国化工报;2001年
4 周启智;正确看待幼儿园的测评[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江苏省江阴市远望幼儿园 张志红;爱的效应[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北京理工大学 王 红;由传奇教师孙维刚想到的[N];光明日报;2002年
7 张小乔;心理学实验对教育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陈振林;教师必抓的四个心理效应[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翟运胜;教育需要信心,,但更需要耐心[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李子勋;寻找成功的关键点[N];市场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顾江鸿;中学生物理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47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047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