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中国农村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7 01:51

  本文选题:教育收益率 + 农村发展 ; 参考:《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04期


【摘要】:本文应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对全国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收益率。通过计算明瑟收益函数,文化程度与家庭总收入存在着一定的倒U型关系,而在家庭非农收入水平上,文化程度越高,家庭非农收入也越高。2004年中国农村居民教育收益率为7.5%,与以往研究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从低收入的农业部门往高收入的非农业部门流动是联结经济发展和教育收益率升高的重要机制。与明瑟教育收益率的国际平均水平比较,中国农村教育收益率的水平仍然偏低。
[Abstract]:Using the sampling survey data from the Rural Economic Research Department of the State Counci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ate of return to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the income function of the Ming, there is a certain inverted U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culture and the total family income, and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family non-agricultural income,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culture, the family is not. The higher the agricultural income is, the education income rate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is 7.5%, which is 7.5%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research. The flow from the low income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high income non agricultural sector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to connec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income rate.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average level of the education income rate of Ming Joseph, China's rural areas The level of the rate of return on education is still low.
【基金】:福特基金会资助课题“公共财政支持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研究”的阶段研究报告之一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晓宇,陈良q,夏晨;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曹晋文;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9期

3 白菊红,袁飞;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力资本关系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3年01期

4 都阳;教育对贫困地区农户非农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06期

5 赵力涛;;中国农村的教育收益率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昌君;;教育对个人收入差异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4年S1期

2 潘双荣;冯德品;;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基于湖北省随州市的调查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7年05期

3 张玲;;农民收入与农村人力资本关系分析——湖北2004年固定观察点农户的计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4 邓娅;市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5 卢晓东;确定成本约束下学费、财政经费的市场化互补模型——向成本补偿本义的回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6 丁小浩;;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7 王明进;岳昌君;;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计量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8 吴健辉;黄志坚;曾园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益实证分析的模型选择与结论综述[J];商业研究;2007年05期

9 贾彦东;张红星;;区域性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6年03期

10 侯风云;农村外出劳动力收益与人力资本状况相关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哲;丁士军;;江汉平原农户教育收益率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教育、健康与农民收入增长——来自转型期湖北农村的证据[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李哲;丁士军;;农村教育收益率实证分析 以湖北五县为例[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与实践[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5 叶忠;;近20年中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述评[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刘泽云;;中国城镇地区私人教育收益率研究述评:1981-2001年[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7 钟宇平;陆根书;;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的经济动因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马晓强;丁小浩;;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刘彦伟;岳昌君;;教育借贷、人力资本积累与工作找寻[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吴克明;;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上升[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宏伟;“教育致贫”及其后果:转轨时期中国低收入家庭的教育困境[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李雪峰;中国人力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黄伟力;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贺尊;教育信号的经济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刘华;收入差距与城镇教育回报率的逻辑关系解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6 孙百才;中国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洪亮;区域居民收入不平等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8 张藕香;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异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9 邓群钊;中部丘陵地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矛盾问题的系统分析[D];南昌大学;2006年

10 陈登文;中国果品竞争力分析与黄土高原果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一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莹莹;中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张辉;中国人力资本贡献率的实证研究(1978—2004)[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古伯琼;个人投资高等教育的收益与风险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张玉洁;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迁移模式的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6 徐风国;宿迁市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胡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进城就业行业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杨金花;基于政策与教育视角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9 刘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本缺失及弥合[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宋圣学;论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闵维方;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与大学的使命[J];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2 朱翊敏,钟庆才;广东省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贡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2期

3 袁东明;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研究及其启示[J];国外财经;2000年04期

4 程芳,桂昭明;中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10期

5 王金营;对人力资本定义及涵义的再思考[J];南方人口;2001年01期

6 张贡生;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因素对比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靳光华,孙文生;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J];农业技术经济;1998年04期

8 钱雪亚,张小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收益特征[J];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03期

9 周逸先,崔玉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04期

10 陈晓宇,陈良q,夏晨;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德胜;弃学从业 何错之有[J];改革;1997年04期

2 洪荧,何光瑶;教育投资收益率计算方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3 何光瑶,洪荧;教育投资收益率计量方法研究[J];统计研究;1998年04期

4 侯风云;我国居民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的经济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5 史晓燕,梁芳;如何提高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从中外教育收益率比较角度的探讨[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6 林荣日;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06期

7 李祥云,范丽萍;西方教育收益率计算方法及其政策意义述评[J];教育与经济;2001年04期

8 赖德胜;中国教育收益率偏低新解[J];河北学刊;2001年03期

9 张tD,吴时明;对教育收益率的认识及其量化[J];交通高教研究;2002年02期

10 叶芸;个人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浅析[J];教育导刊;2002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哲;丁士军;;江汉平原农户教育收益率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李哲;丁士军;;农村教育收益率实证分析 以湖北五县为例[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吴克明;;教育的收入功能新探:工作流动的视角[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朱宁洁;;我国城镇居民中等职业教育收益率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志仁;人才高消费与教育过度[N];人民政协报;2000年

2 ;教育的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N];经济参考报;2001年

3 ;教育经济效益如何评估?[N];中国信息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刘好光;社会分层与小康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陈晓宇 陈良;学得越多 挣得越多[N];经济参考报;2003年

6 赖德胜;百年树人别解[N];人民日报;2003年

7 朱四倍;教育为何成了西部农民心头最大的 痛[N];工人日报;2004年

8 张海峰;科学发展观与大学教育理念[N];科学时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萧致;不让“虎父”出“犬子”[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10 周云波;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N];天津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叶林;我国市场化改革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肖南梓;我国高等教育私人收益率分析及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初探[D];重庆大学;2003年

3 杨凯;促进中国人力资本形成的教育问题分析[D];江苏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72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072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9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