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要求确立新的教师教育观
本文选题:新课程标准 + 教师教育观 ; 参考:《教育探索》2007年06期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教育观的确立需要四个基本方面的支撑,即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教育和培养的职前职后一体化、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教师的自我认知。
[Abstract]: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cept of teacher education needs four basic aspects: advanced education concept, teac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before post integration, rich educational practice activities, and teachers' self cognition.
【作者单位】: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昌木;论教师成长[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2 梁宇学;;对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等问题的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书媛;;浅谈教师专业的成长[J];才智;2010年30期
2 何永华;;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校本教师培训工作[J];成才之路;2010年10期
3 韦耀阳;罗四清;;论教师的人格素养[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9期
4 张华;方媛;;教师角色的迷惘与式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大难题之一[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6期
5 李方芹;;论幼儿教师的教育意识与能力——自身素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6 张兴兵;;浅谈如何做好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J];成功(教育);2011年03期
7 张晓玲;;对幼儿园科研实效性的思考[J];当代学前教育;2008年01期
8 李红亚;;从知识到课程:对教师教育内容的两维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樊小杰;张红霞;;国家级教学名师的成因条件分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年06期
10 叶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方式:愿景驱动[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新荣;;高职学院新教师培养探讨[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席梅红;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韩玉;德育的关怀:迈向教师的意义世界[D];西南大学;2010年
4 李睿;民族中学教师信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周启加;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李小缨;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褚旭;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涓;师范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静;中小学校外科技教师指导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艳梅;中等职业学校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建玲;校园网:教师成长的一片绿洲[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琳琳;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师培训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徐敏;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倩倩;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余静;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贺小丽;理科免费师范生人文素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白中军;论师范教育改革中的“师范性”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汉如;;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2 安站锋;汉语教师的教学形象[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曹正伟;论元以前文人画传统价值取向的初步确立[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齐慧侠;谈体育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调整[J];辽宁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5 刘岩,关毓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确立的人才观念[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6 施益华;危机中的确立:新时期高校必须加强思想信仰教育[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7 王明有;浅论陈独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确立过程[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8 袁瑞颖;;新课标指导下课外体育兴趣小组促进素质教育的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9 李培欢;;谈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原则[J];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05期
10 崔春银;谈学生班级管理——关于班级奋斗目标的提出和确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越超;;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A];黑龙江省绥化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幼红;;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模式反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3 孙西洋;;新课程标准下实施和谐教学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4 周艳勤;安太夫;;新课程 新作业 新设计[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5 鄂夏璇;;敞开中学作文教学的“心扉”——新课程下的中学语文作文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姜宁;;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研究[A];第四届西部十二省(区)市物理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曹彬;;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的“评语”评价[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8 孙文艳;;新课程标准下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偏食”现象及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陈国庆;;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10 赵银龙;;新“课标”呼唤绿色评价——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建平;新课程标准:权威有说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钱芸;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反思[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3 连云港市开发区中云中学 冀鑫;新课程需要新的理念[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4 安定区中华路中学 张喜梅;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中学英语教学[N];定西日报;2009年
5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彭绍东;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评析[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蔡建东(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张家港市东莱中心小学);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杨党辉;别让孩子们的新课程有名无实[N];人民政协报;2007年
8 张茧;2010年:按新课程标准高考[N];湖南日报;2007年
9 河北省涿州市 王义海;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设计[N];学知报;2010年
10 绵阳市游仙区教育技术装备站 田利;新课程标准与提高教师信息技能[N];四川政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福勇;论民事法官能动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于启莹;京味·市井·小说[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庆芳;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龚坚;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双双;新课程标准下基础教育体育教材管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鹏;新课程标准下数学学习策略的研究与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文燕;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云露;新课程标准下中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梁世宁;新课标下中学地理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梁鸿秀;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德铭;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下课外阅读评价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波;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廖勋;中小学体育教师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德玲;新课标下初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79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079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