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网络和区域教研对校本教研支持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07-07 20:30

  本文选题:校本教研 + 教师专业成长 ; 参考:《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06期


【摘要】:正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教学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要素,也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其中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
[Abstract]: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is the main way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teaching reflection, peer mutual assistance and professional guidance are the basic element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but also the three core elements of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Among them, teachers' self-reflection is to carry out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作者单位】: 浙江省海盐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
【分类号】:G40-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日山;;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的现状及对策[J];教书育人;2011年23期

2 罗小军;;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年04期

3 高静;;校际整合机制有效推动校本教研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09期

4 王宏卿;;搭建“同伴互助”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5 侯绍全;;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的困惑与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6期

6 田正龙;;农村中学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1年04期

7 应美华;张明;;研究因扎根而厚实 实践因亮点而精彩——小学“主题式”校本教研工作回眸[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0期

8 谭萍;;校本教研中教师与学校角色思考[J];学周刊;2011年25期

9 王文斌;;“四轮驱动”给力校本教研[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10期

10 欧阳经宏;;校本教研的组织类型和运作模式[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月鲜;;在教学反思中成长[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王晓玲;;国内中小学校本教研机制探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张秀环;;抓校本教研 促学校管理[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4 张金锁;;以校本教研为抓手 以“两大工程”为载体提高校本教研水平[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5 ;坚持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6 马桂荣;;以校本教研为载体 抓好教学质量生命线[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7 张贵春;詹雯波;;关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8 叶绍胜;;新课程标准下的民办学校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黄春燕;;博客写作让网络作文如虎添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10 张海柱;杨巍;;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模式的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伍家岗区实验小学校长 杨英友;立足校本教研 创生研究文化[N];三峡日报;2006年

2 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胡德运;网络教研:校本教研新视点[N];江苏教育报;2009年

3 盟教学研究指导中心 张秀华 巴图斯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4 乌拉盖管理区教研室 贾玉清;参加全区校本教研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有感[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5 大港区上古林小学校长 宋金江;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N];天津教育报;2009年

6 山东省高密市醴泉街道蔡站中学 焦宗双;校本教研“三位一体”整合模式的探索[N];学知报;2010年

7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教研室主任 房泽平;寻找破解农村教研难题的真方法[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武穴市实验中学 陈正贵;浅谈博客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N];黄冈日报;2009年

9 江苏省吴江市南麻中学 金坤荣;课堂,校本教研的基点[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谢建军;校本教研之“过犹不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海燕;技术支持的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4 邬心云;日志式个人博客的自我呈现心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陈卓群;基于学术博客的个体之间知识转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万伟;亦续亦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军;推进校本教研建设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文武全;中学语文校本教研现实检讨与对策思考[D];西南大学;2011年

3 翟军卫;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谢芳;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引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庆玲;完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驰;校本教研实践策略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北宁;基于校本教研的教师反思:动因与动力[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林雪城;校本教研实施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军;新课改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秦亚玲;Google云服务下的校本教研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06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106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3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