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中国教育发展与保险业的进步

发布时间:2018-08-27 12:32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教育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教育和保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学校保险教育的深入开展。要充分发挥学校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保险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广大学生的基本的保险意识;根据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保险专业教育;积极发展保险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教育界与保险业的紧密合作,不断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保险业发展的保险教育体系。
[Abstract]: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great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education reform,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has made a historic leap forward,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talents have been trained for the modernization drive, and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ocial services has been continuously enhanced. It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and insurance play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and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We must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chool insurance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school's first classroom, to bring insurance education into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o devote itself to training the basic insurance consciousness of the vast number of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 We should strengthen and improve insuranc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tively develop insuranc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trengthen the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education sector and the insurance industry,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insurance education system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
【作者单位】: 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
【分类号】:G521;F8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鑫;;浅析中外教育观念[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1期

2 ;欢迎订阅2010年《中国电化教育》杂志[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1期

3 ;欢迎各单位向《现代教育技术》投放广告[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3期

4 肖朗;;裴斯泰洛齐在近代中国——以其教育著作和思想的译介为中心的考察[J];教育学报;2010年01期

5 ;卓越教育研究论坛筹备动态[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3期

6 ;2010年《现代教育技术》征稿启事[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3期

7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关于2009年年会获奖作品结集正式出版的通知[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3期

8 聂劲松;;中国教研制度的形态演进[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雷颐;;中国教育:不可“食古不化”[J];理论学习;2010年02期

10 ;2010《中国电化教育》征稿启事[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永东;;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教学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2 刘军;;制度创新: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3 ;附件材料② 参研教师近三年课题研究文章及相关论文发表(或获奖)统计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4 庞笑萌;;我国城乡基础教育供给的不均等及制度创新[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张斌贤;;近十年杜威研究的新发展[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6 丁永为;;二十一世纪初杜威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7 潘懋元;;板凳甘坐十年冷——有感于《教育史研究》十周年刊庆[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8 张智勇;;西方学者对《学记》的研究[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9 李鑫华;;新中国教育四十年历史分期之我见[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10 陈桂生;;毛泽东与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教育[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新理念》一书作者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背后的故事[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成长;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游于艺”的教育境界[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记者祁俊;王福宏会见中央驻皖暨省直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N];黄山日报;2010年

4 袁飞跃 整理;业内积极评价人身险从业资格考试项目[N];中国保险报;2010年

5 北京大学 饶毅 清华大学 施一公;应赋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N];人民日报;2010年

6 记者 朱卫民 冯珍 通讯员 朱正国 孙兵;我市学生资助工作受省教育厅表彰[N];黄冈日报;2010年

7 临汾三中校长 张杨管;新课改实施的国际背景与人本核心[N];临汾日报;2010年

8 田慧生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课堂创新 始于教师[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琴;更加积极主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鸣;高考“独木桥”如何变为多条桥[N];广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赵宁宁;寻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础[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鑫;上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郑新华;近代中国教育如何可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马云;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正锋;权力的表达: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琴;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思想与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潘瑜;贵州省凯里市湾水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D];贵州大学;2010年

3 张露;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王森;公开课效应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郭国强;教育公平视野中的基础教育发展失衡问题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朱荣;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培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曾华;新课标教科书动态性评价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崔菲菲;20世纪20年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晨;大学扩张:“由系变院”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林秀珠;论对农村教育文化补偿[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07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207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8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