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教育体制改革对中国义务教育立法的影响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institutions, the education legislation of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national education legislation and local education legislation. Among them, in the countries with centralized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education legislation at the national level occupies an obvious important position, while in the countries with decentralized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local education legislation has obvious advantages. Since World War II,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rough the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and local education legislation, the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has shown a trend of mutual integr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local education legislation can not only make us understand clearly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 of the different legislative status of the two major educational legislatures, but also, through the excavation of some deep-seated problems, It also enables us to accurately grasp some internal trends of the integration of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in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of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is paper, five countries a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amples, including China, France, Japa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centralized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 as representatives of educational decentralization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problem more clearly, some of the five articles generalize the legislative relationship from the macro level, and the other i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from the micro level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legislation. Of course, in terms of the breadth of the sample selected and the depth of the research, there are still a lot to discuss in this paper, but the shortcomings do not obscure. I hope this written talk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reform of the all-round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China's educational legislative system.
【作者单位】:
【基金】: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304017)
【分类号】:D922.16;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会良;;改革开放前我国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与特征[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年;;公立高校为行政诉讼被诉主体适格性探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曹斌勇;魏桃初;;加强自我教育,创建和谐校园——长沙理工大学违纪学生处理听证会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02期
3 谢阶腾;;浅析美国高校教师申诉制度的特点及启示[J];大众科技;2009年06期
4 黄爱成;谭杰;;论大学章程在依法治校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8年08期
5 程雁雷;廖伟伟;;教师权利义务体系的重构——以教师法律地位为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刘晓花;;学校内部规则的效力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许和山;;浅谈高校学生权利救济保障机制的完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1期
8 李江;;试论中小学教师正当权益及保护问题[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3期
9 王宇清;;完善高校内部学生申诉制度的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10 赵翠;;我国农业中学的发展及启示:1958—1966[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伟民;吕国光;;《西部贫困山区中小学县级骨干教师学术能力的培养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蔡永红;候中太;;中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30年[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怀今;;完善教育立法 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毕雁英;;公立高校教师的法律身份及与学校纠纷的解决[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宗树兴;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徐文;教育产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姚金菊;转型期的大学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毕正宇;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唐振平;当代中国大学自治管理体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宁宁;寻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础[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霞;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教育交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为禄;新时期高等教育法制建设进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琨;普通高校教师处分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朱鲜良;我国中小学教师合法权利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陆秦;浅谈我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5 蒋连香;关于教育惩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6 何佩欣;中国与印尼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余芳;我国公立中小学校和教师关系的法理学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洁;新中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改革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鹏炜;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的法理学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宋大维;北京市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郁晓民;;加强教育立法,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胜利进行[J];群言;1986年04期
2 沈配功 ,景民;浅谈教育立法的几个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3 张如意;史艳玲;;日本教育立法中央和地方互动关系解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我市检查普教体制改革[J];广州政报;1989年02期
5 张义清;;教育体制改革中的法律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8期
6 檀慧玲;赵艳芳;;法国中央与地方教育立法关系的调整[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孙霄兵;;从《教育规划纲要》看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着力点[J];求是;2010年18期
8 吴富恒;;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J];群言;1985年02期
9 辛亮,,胡春梅;教育立法与教育改革──学习《教育法》札记之五[J];山西教育;1996年11期
10 程方平;;推进地方终身教育立法 加快终身教育体系建立[J];教育与职业;2005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家训;;在微观学校层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证研究——以四川省泸县第九中学为样本[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冉光杰;喻磊;;从管理学的视角看乡镇政府流程再造[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3 张倩;;我国小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及前景[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朱孟府;宿红波;王政;王海燕;游秀东;;农村饮水安全及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5 费明胜;李亚柱;;基于中小零售企业联盟的农村连锁经营[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L·Mo-Swan;张淑敏;;泰国南部农村地区母亲的营养状况与妊娠结果[A];第一届妇幼营养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89年
7 夏建国;;当前农村反邪教工作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对策思考[A];邪教防范与治理对策学术论文精选[C];2003年
8 马广玉;李自亲;单进有;鲁双;温世荣;李国忠;王德生;;牡丹江农村地区癫痫患者用药情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许长禄;;辽宁省农村地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10 秦娟;张金良;;中国农村地区儿童血铅水平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唐景莉 毛帽 编辑整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推进教育体制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俞路石;安徽 主动谋划区域教育体制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教改试点全面启动,确定改革十大任务[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记者 牛彦君;临夏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N];甘肃日报;2006年
5 记者 王丹容 夏晶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N];温州日报;2011年
6 记者 赵乃政;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做大职业教育产业[N];吉林日报;2002年
7 记者 张瑞霞;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给农牧区孩子搭建起飞平台[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8 白惠能 张 云;大姚县启动教育体制改革[N];楚雄日报(汉);2005年
9 记者 马基随;要加强市场化运作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N];商丘日报;2006年
10 李茹;高校债务窘况再敲教育体制改革警钟[N];中国改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叶正波;教育议事会:一个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汪红梅;我国农村社会资本变迁的经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宋春燕;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下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分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杨小兵;中国西部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刘俊红;生物质成型燃料在农村推广的机制设计与政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8 石菊芳;我国农村地区子宫颈癌筛查方案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9 常晔;中国农村不同区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宗树兴;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立法的成效分析与对策[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泽霞;中国当代教育立法研究(1949~1985)[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翟焰魂;我国地方职业教育立法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黎田;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教育立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范红宇;农村养老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朱敏贞;在安徽省某农村地区的结婚登记人员中开展艾滋病咨询的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7 孙晓杰;甘肃省不同收入农村地区健康与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张新忠;辽宁省阜新县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9 邹滢;对农村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与管理的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韩杰;我国农村居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变化趋势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29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229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