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家庭子女教育消费:社会不平等机制的微观建构

发布时间:2018-09-17 10:53
【摘要】:在国家教育投资不足背景下,家庭子女教育消费差异导致了家庭经济不平等向子女教育不平等的渗透,于是,建立在家庭基础上的子女教育消费,建构出微观的社会不平等机制。现存的社会结构产生代际复制并自我强化,社会不平等转变为累积性的不平等。对此,应当加大国家的教育投资力度,加强教育的系统独立性,保证教育机会的均等性和教育结果的公平性,抑制教育消费的家庭差异向教育领域渗透,切断社会不平等的代际传递,从而带来合理的社会流动,最终为和谐社会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基础。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06H01)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家赋;特别关注:家庭教育经费支出[J];家教指南;2004年02期

2 张文剑,陈复华,陈建平;关于教育消费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0年03期

3 余世华;;“因教致贫”原因探析[J];教育与经济;2006年01期

4 吴惠;;刍议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5 方长春;风笑天;;阶层差异与教育获得——一项关于教育分流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6 张胤,唐晓娟;对社会分层与教育分层若干问题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0年03期

7 秦海霞;从结构性流动到非结构性流动——以上海研究为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王冲,叶子荣;高等教育投资与公共财政[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Z1期

9 袁婷婷;农村教育消费:巨大的潜力与沉重的负担[J];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12期

10 刘亚静;城市高收入家庭教育消费状况[J];中国统计;200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真,李全生;高等教育投资的现状分析及其改革[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陈敏;中美家庭高等教育消费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3 张宏军;;弱势群体“教育致贫”及其规制[J];长白学刊;2010年02期

4 王惠;;我国城镇家庭教育投资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马骁,徐浪;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社会收益率测算[J];财经科学;2001年04期

6 李晓芳;刘永飞;;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视角下的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王改性;;“因教致贫”的社会后果及其规避[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8 秦阿琳;社会分层视野中的教育消费[J];文史博览;2005年10期

9 李放;刘娟;;农村因教致贫现象的政府责任探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12期

10 肖霞;中日家庭高等教育消费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永远;替代效应下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王冲;中国高校资本结构多元化及其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邓晓臻;社会分层论[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4 孙建迎;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5 夏丽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宁宁;寻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础[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伟;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孙红梅;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东军,张美凤,顾玉林;我国高校社会捐赠管理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马陆亭;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与“拉动”[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3 郑淮;公共考试的社会价值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4 王寰安,张兴,包海芹;中国高等教育拨款模式改革研究[J];江苏高教;2003年02期

5 戴建国;农村义务教育实施“一费制”后的政府责任[J];教学与管理;2005年01期

6 魏新,邱黎强;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及教育支出负担率研究[J];教育与经济;1998年04期

7 谢万华;教育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教育与经济;1999年04期

8 张文剑,陈复华,陈建平;关于教育消费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0年03期

9 张文剑,陈复华,陈建平;关于自费上大学承受能力研究[J];理论月刊;2000年07期

10 陈艳;构建我国高校筹资保障机制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汝莉;我所理解的“教育平等”[J];中小学管理;1995年10期

2 邹婷;孙玉文;;教育高消费背后的文化动力[J];教学研究;2011年04期

3 元琴;;“门当户对”新说[J];大众心理学;2003年06期

4 ;《当夫妻成为父母:为人父母后社会性别的产生》[J];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资讯[J];中国教师;2011年12期

6 吉尔特·骓森;海提·戴科斯;黄觉;;荷兰的社会经济政策与教育中的种族不平等[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年04期

7 华茹茹;;中国高校扩招的影响[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8 谢童伟;张锦华;吴方卫;;中国教育省际差距收敛分析及教育投入体制效应评价与改进——基于31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4期

9 李煜;;婚姻匹配的变迁:社会开放性的视角[J];社会学研究;2011年04期

10 陈初越;“教育公平改革"风雷隐动[J];基础教育;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孝宇;;关于科学技术应用与人类社会不平等之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曹晓俊;;我国教育平等问题的思考和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陶美重;;论教育消费的本质[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沈华;岳昌君;丁小浩;;基于因子分析的教育不平等国际比较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廖茂忠;沈红;;教育消费的发展与公共政策的调整[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李琼;郭永玉;;社会支配倾向及其与偏见和社会不平等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立新;王雅林;;国内外教育消费研究述评及展望[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刘维奇;;收入分配对我国教育消费的影响[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李继峰;;小康生存:成人“人本”教育消费阐释[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张立新;王雅林;;我国高等教育消费面临的困境及其突破[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祝慧;教育消费呼唤理性回归[N];中国审计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侯馨;教育消费“折柳”蕴商机[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3 卢一峰;浅议教育消费[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4 张国卫;农村致贫新解:教育消费型贫困[N];检察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朱文君;教育消费困于供求失衡[N];消费日报;2005年

6 韩平 毛s,

本文编号:2245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245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d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