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理性思考
[Abstract]:In the new environmen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the changes in life habits, learn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elf-awareness and other aspect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resulted in strong psychological pressure, which will form a bad social adaptability. How to help high school students adjust themselves,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cultivate healthy psychology?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ducate students to accept and understand the environment, to be strict with themselves, to treat others with leniency, to face the reality and to cultivate the social adaptability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石屏;练习量·有效练习·重复度[J];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03期
2 范晓玲;考试焦虑量表在湖南地区的试用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3 郑少兰;中学图书馆乱架中的读者心理及对策[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3年01期
4 叶苑;邹泓;李彩娜;柯锐;;青少年家庭功能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6期
5 罗万春,宋乃庆;关于高中数学课程学习的比较研究——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与分析[J];学科教育;2001年08期
6 陈国鹏,WillyPeters,FranzMoenks;中国和荷兰高智商与一般智商儿童自我概念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1期
7 吴晶,龚海梅,谢作灿,丁洁;青春期学生异性交往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8 包晓云,朱国锋,何存道;高中生的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9 庞维国;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10 田澜;董湘娥;;高中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及其教育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钟雪梅;;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香华;略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丽晶;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光照;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韩芳芳;关于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郝彩丽;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爱民;大众文化与中学生健康人格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闫洪全;青岛市高中生知识价值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永琳;职业中学学生自信心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9 葛峰瑞;生活化教学在《经济常识》课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智勇;经济常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兵;城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关系的有效途径[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2 袁朝红;和谐社会理念下的人才开发[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3 周悟;构建“以人为本”的网络和谐社会[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唐政秋;困难群体权益保障与和谐社会构建[J];湖湘论坛;2005年04期
5 范亚平,莫令娥;从宪法修正看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张宝生;试析和谐社会的城乡关系[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伍中元,陈君生;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传统教育[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5期
8 王卫;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探讨[J];教学与研究;2005年07期
9 郭柏林;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必由之路[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10 陈成文,曾武成;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跃进;;合作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企业形式[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宝明;;建设安全社区,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慧梅;;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中元;魏景民;吴星源;;建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劳动观[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吴玉宗;杨妍;;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树信;罗自刚;;和谐管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府诉求[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肖飞;;论社区警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作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陶学荣;肖小明;;试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法治政府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邢燕芬;罗自刚;;构建和谐社会与创新政府行政指导[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吴明君;李云平;;人性化执法与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锐;《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刘晓凯;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中的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4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5 皮钧;民族和谐新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何忠国;以和谐看待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7 孙语圣;民国时期自然灾害救治社会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刘军;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白葆莉;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李光辉;墨子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强;安乐死伦理分析[D];山西大学;2005年
2 赵笑蕾;社会主义公平观辨析[D];山西大学;2005年
3 段秀子;论面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语文教师合作素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范莉馨;论我国农业保险的模式选择及评价[D];四川大学;2005年
5 张敏;全球生态危机与中国可持续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汪启学;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顾丽;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符晓;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本质关系探讨[D];武汉大学;2005年
9 陆昱博;试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和谐社会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10 李拂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初探[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86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28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