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新农村远程教育培训体系的几点思考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stan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rural areas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it is imperative to construct a new type of distan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in rural areas. According to students' aptitude, we should carry ou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needs, and construct the rural distan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of cultivating new farmers in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aspect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浙江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乐清市分校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福荫;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玲,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5期
2 王德海,孙素芬,谢咏才,谭英,於志勇;开展农村远程信息服务的策略分析——以北京远程信息服务模式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9期
3 叶成林;WAP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4 邹应贵;詹向阳;;现代远程教育答疑教学模式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吕淑艳,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必将促进西部教育的发展[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陈仕品,谌家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前景[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叶成林,徐福荫;远程教育研究及其理论范式[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8 马池珠;徐福荫;;中国农业教育电视现状与前瞻[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9 郭成贵;;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教育的影响[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12期
10 刘淑香;;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远程教育的影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池珠;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叶成林;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展鹏;基于自主学习策略的流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梅龙宝;基于校园网络视频点播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波;重庆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齐剑鹏;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中基于BBS的交互式学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邹应贵;现代远程教育中基于任务驱动的流媒体答疑教学模式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德春;西部地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7 石峰;重庆市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徐楠;M-Learning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荆孝民;示范性高中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妍芳;现代远程教育中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朝全;论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文明战略[J];软科学;1996年03期
2 王阿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村级档案建设[J];浙江档案;1997年05期
3 吴国清;;新农村建设报道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记者;2006年03期
4 冯卫民;;用科学的态度报道新农村建设[J];新闻实践;2006年03期
5 杨芳秀;;为建设新农村注入强劲动力——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扩版简析[J];新闻实践;2006年03期
6 焦启懋;;电视节目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J];新闻前哨;2006年Z1期
7 童乐山;谢守洪;;竹山县档案局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湖北档案;2006年03期
8 谭宁生;;《农产品加工·新农村建设》杂志出版 引起各方关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年04期
9 王国锋;;做新 做深 做“土”——基层联系点报道的几点体会[J];新闻实践;2006年04期
10 廖望劭;;宣传新农村建设 服务新农村建设[J];声屏世界;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正平;翟印礼;赵涤非;;新农村建设推进辽宁现代农业[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2 汪亚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昭玖;周波;;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析[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卢良恕;;现代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构想与模式创新[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玉华;刘东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彭玉祥;;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乌蒙论坛[C];2006年
8 ;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高级论坛征文通知[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郭文华;;新农村建设应融入土地节约集约理念[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土地节约利用——2006中国科协年会12专题分会场第4单元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0 陈态祥;;科学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土地节约利用——2006中国科协年会12专题分会场第4单元会场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作者为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马英才;武将台村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2 曹伟庆 曾毓琳;第二届中国农民旅游节深秋登场[N];华东旅游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任芳;四川农田水利:何时丰水又沃田?[N];经济日报;2000年
4 冯金涛 邹建丰 朱新法;农民住宅与城市小区没有区别[N];新华日报;2000年
5 朱安军 王治;浦北县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N];中国建设报;2000年
6 记者 春鹤;第四届全国农民运动会闭幕[N];中国体育报;2000年
7 通讯员 李华 记者 胡冠平;水清地绿环境美[N];浙江日报;2000年
8 通讯员 李华;让河水更清环境更美[N];浙江日报;2000年
9 ;北京顺义区投资环境概况[N];北京科技报;2001年
10 记者 卢新宁 施芳;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N];人民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荣;当代中国农民道德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杜漪;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经济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邓艳红;以新基础教育引领西部农村的和谐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邢志广;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罗崇敏;中国边政学新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严江;四川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张仕平;乡村场域变迁中的农民外出就业[D];吉林大学;2006年
9 黄丽萍;中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贺曲夫;我国县辖政区的发展与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婷婷;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甘小文;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江西农民增收因素的实证分析[D];南昌大学;2006年
3 周博;赣中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旧村改造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4 张宝玲;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5 沈国庆;黔南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治理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6 陈义忠;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发展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7 周黎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春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作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产品加工业税收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廖永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24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32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