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大学生不同社会支持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1-23 18:16
【摘要】:为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运用生活压力量表、中国人心理健康问卷以及社会支持量表,对24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与社会支持类型和社会支持来源有关,社会支持的多少并不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同的社会支持类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types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240 college students were tested with life stress scale, Chinese mental health questionnaire and social support sca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der differ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upport was related to the types and sources of social support, and the amount of social support did not directly affect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Different types of social support are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 南京审计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程虹娟,龚永辉,朱从书;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现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2 苏霞,刘启辉 ,殷晓莉;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6期

3 谭淑新;盖海红;张秀娥;杨京楼;黄海霞;荆爱珍;彭鹏;李新;;高职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4 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周林刚,冯建华;社会支持理论——一个文献的回顾[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李慧民;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3期

7 程虹娟,方晓义,蔺秀云;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8 王桢;陈雪峰;时勘;;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9 马伟娜;林飞;;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金;;医学院贫困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梁书生;王璐;;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水平及其关系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黄淑瑶;;从社会支持网角度看流动人口犯罪[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4 谭先明;罗冬林;;运动员大学生与非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比较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5 曹晖;肖伟;曹聘;王鹏;;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关系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张磊;殷恒婵;王茜;傅雪林;;应对策略在体育专业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压力间的中介作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黄凌云;;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高社交焦虑华侨女大学生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杨元花;段水莲;郭子贤;;公安专业新生心理应激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9 芦茜;;从社会支持的视角探讨高校心理委员的设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10 孙莹莹;;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杜渐;谭曦;吴朝阳;张杰;张靖;孔军辉;;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谢晓丹;林虹;;医学生亚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以温州地区为例[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武男;张素绮;卢建;;社会支持网络在宁养服务中的应用——以新疆宁养院为例[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4 罗艳萍;;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朱晨海;顾东辉;;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之评估模式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6 杨闯建;;城市妇女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伊丽;武国城;;军队近五年心理工作文献综述[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博;多水平框架下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偏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雪晶;个体化与城市老年人的非正式支持[D];复旦大学;2011年

4 曹经纬;在华跨国公司外籍高管跨文化适应的压力及应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韦璞;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社会资本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金碧华;支持的“过程”: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7 彭志越;高校学生社会支持的发生与扩展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海霞;团队互动过程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10 陈晶;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医护人员职业耗竭风险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士博;培智学校智力落后学生教育支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曜;社会支持对自考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雪琴;应对方式对特质焦虑与学业拖延关系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杰;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倩;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对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抗;大学生孤独感、社会支持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丽军;高职新生入学适应中多渠道支持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梅;汶川地震后安置社区就业援助政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徐璐;传统与现代:失衡的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良,马力,全建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调查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2 赵慧珠;中国社会弱者的社会支持因素[J];东岳论丛;2000年01期

3 王济民,巫琳;入世后中国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问题[J];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10期

4 张艳霞;城市非自愿离岗女性的社会支持系统──北京市个案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01期

5 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6 冯怡,薛筷明,王秀华;中考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1年07期

7 陈成文,喻名峰;论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8 钱再见;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J];江海学刊;2002年03期

9 张强,陈丽娇 ,赵虎;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6期

10 胡湘明;论中国青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J];青年探索;199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展;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任玲艳;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9期

3 薛平;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4期

4 宗先波;;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辅导[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王美琐;李兴余;;大学生心理健康情绪管理论析[J];教育与职业;2011年03期

6 余丹;;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咸宁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刘娟妮;;浅析趣味田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6年08期

8 郝霞;;幽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9期

9 张永红;;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原则性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1期

10 梁采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谢畅;;从高校辅导员角度谈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心理健康[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魏义梅;;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福军;王晖;施昕强;;归因风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纪宏;;性教育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张宏如;陈锡林;;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索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杨莉;胡竹菁;;上大学前、后生活事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徐晓波;;大学生害羞的现况与应对策略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王建中;马喜亭;赵新;;军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海华;两成大学生 心理需“跨栏”[N];温州日报;2005年

2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3 王 晖;大学生你的心理健康吗?[N];河南日报;2004年

4 刘琼 朱玲枫;大学生,您的心理健康吗?[N];扬州日报;2005年

5 记者  徐敏;大学生担任“心灵观察员”[N];解放日报;2006年

6 缪海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期待更多关注[N];无锡日报;2005年

7 苏福;吉林边防总队医院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秦乐乐;淮工500心理委员解“心结”[N];连云港日报;2010年

9 高虹 季帅;扬州多渠道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丹;政协委员呼吁:学校教育莫忘“心理健康”课[N];榆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3 陈妙;台湾地区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现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阳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曾荣侠;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3 许维素;大学生动物意象呈现及整合规律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原永滨;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分析与思想政治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林琴;大学生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路翠萍;大学生思维方式、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7 严晓静;个人特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张萍;湖南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学习动机、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军;大学生网络成瘾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10 李成齐;大学生归因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14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414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0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