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评价性条件反射训练对儿童种族态度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06:45
【摘要】:种族态度是在心理学领域中近来活跃的研究课题。已有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内隐种族态度的研究受到其工具的制约。其次,已有的干预方法对儿童的适用性及其效果有待进一步探究。最后,当前研究集中于西方,重点探究美国社会中白人对黑人的态度,其结论的可推广性和跨文化的适用性有待商榷。为了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重点探究非西方社会背景下,中国儿童对其他种族(黑人和白人)的种族态度情况,并且通过“前测-训练-后测”的经典实验设计,考察了评价性条件反射训练对该种族态度的干预效果。实验一以4到6岁的中国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幼儿友好型内隐联想测验(Preschool-friendl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PSF-IAT)测量对黑人的内隐种族态度,并采用三个外显任务(迫选任务、属性归类任务、接受礼物任务)测量外显种族态度,探究中国儿童对黑人是否存在消极的种族态度。在此基础上,采用为期五天的评价性条件反射训练来干预种族态度,并在第一天训练后和第五天训练后分别进行两次后测。结果发现,中国儿童对黑人儿童存在消极的外显和内隐种族态度;在经过评价性条件反射训练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儿童的外显种族态度没有显著变化,而消极的内隐种族态度在第二次后测时显著减少。实验二进一步探究5到6岁的中国儿童对白人的种族态度以及评价性条件反射训练对消极种族态度的干预效果。结果发现,中国儿童对白人存在消极的外显种族态度和内隐种族态度;在经过评价性条件反射训练之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儿童两次后测的外显种族态度没有显著变化,消极的内隐种族态度在第一次后测时显著减少,在第二次后测时减少的程度也达到边缘显著水平。综上所述,实验一与实验二一致发现,中国儿童对其他种族对象存在消极的外显和内隐种族态度,并且评价性条件反射训练能有效减弱儿童消极的内隐种族态度。从理论上讲,本研究极大丰富了已有的社会态度和内隐社会认知的理论,提供了来自非西方国家的研究证据。从实践上讲,该研究为种族态度提供了新的干预方法,对儿童跨种族的、跨文化的交流的意义是深远的。
【图文】:

程序图,黑人,评价性,条件反射


图 1.评价性条件反射训练对儿童黑人种族态度干预的研究程序3.4.1 前测所有儿童完成对黑人种族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测量任务。对外显态度的测量所采用的任务包括迫选任务、属性归类任务和礼物接受任务,,对内隐态度的

种族,属性,面孔,情景


图 2.迫选任务的打车情景及种族面孔实例任务二采用属性归类任务(Trait Attribution Task)[104][105]。在该任务中,被需要根据种族对象将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属性进行分类,即把属性分配给其认为合该属性的种族对象。这些属性是 5 对效价完全相反的刺激,即包含慷慨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C913.5;B8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磊;陈玉文;华莲;;药品生产企业对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政策的态度调查[J];中国药房;2016年18期

2 吴俊峰;;和合教育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助力评价性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年04期

3 罗梦

本文编号:2588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588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5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