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基于学生学习力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7-27 12:38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引人注目的教学变革带动了学生学习力的解放。本研究从翻转课堂的发展、学习力的内涵、不同学习力要素对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需求、基于学习力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对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等五个方面,探讨了以学习力理念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和学习力的内涵、特征,需要调适的矛盾和防止的误区,以及基于学习力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意义。
【图文】:

课堂教学设计


做到因材施教等问题。在课后,要解决的是学生“学会怎么做”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总结、完成课后作业,并观看视频微课程准备新课,通过巩固总结课堂知识、习得课程内容与价值,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这在学习中属于内化学习水平,教师变成了向导、鼓励者、朋友和协商者,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广泛的联系,并生成智慧。但也面临教师如何确保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何保证知识的实践应用价值等问题。显然,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引起的教学结构的改变,为学生不同层次水平的学习提供了可能与可行性的路径。如图1所示,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追寻的“知道是什么”、“明白为什么”和“学会怎么用”的逻辑路径,将课前的“在线学习”与课中的“在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将课程呈现的范式从“内容+学生+讲授者”转变为“问题+问题解决者+指导者”[8],强调的是学生学习力水平的发展。图1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四、基于学习力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一)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要适应学生知识内化的基本原理学习是人类一项基本的、习得性的功能,不是简单的信息加工过程,而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9]。有批判者认为,“当前大家所提到的翻转课堂翻转了教学流程,分解了知识内化的难度,增加了知识内化的次数。但不能翻转的是知识内化的基本原理,即人类如何学习的基本原理”[10]。(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人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如果没有注意,没有热情,没有投入,就不能习得。在课前的“在线学习”、课中的“在做中学”,以及基于早期学习经验的环境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2 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7期

3 吴也显,刁培萼;课堂文化重建的研究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1期

4 郭黎岩;王东;田玲;;提升中小学生学习力:基于脑科学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管理;2011年09期

5 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6 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04期

7 董奇;;“翻转课堂”是解放学生学习力的革命[J];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10期

8 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长江;杨宁;;试论课堂学习共同体[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2 郑学燕;马忠丽;;课堂教学中教师作用问题研究:意义、走向与方法[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4期

3 纪德奎;邢静;;论课堂质量标准的演变与生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1期

4 廖兴建;;学习的呈现:演导式教学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2期

5 高瑞利;;不同类型虚拟学习社区的对比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6 祝智庭;贺斌;沈德梅;;信息化教育中的逆序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7 李胜波;;促进技术与网络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框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8 安桂清;;国际比较视野下的课例研究:背景、现状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9 喻永康;金卫国;邓小龙;;翻转课堂模式下“电工技术”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年07期

10 林建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效)策略探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佳;高东怀;宁玉文;;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探析——以西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技术学》课程为例[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2 齐梅;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郑颖立;体验式虚拟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6 纪德奎;变革与重建:课堂优质化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林;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8 赵伟;广义设计学的研究范式危机与转向[D];天津大学;2012年

9 赵志明;重新定义教科书[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邓彤;微型化写作课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嘉丽;远程学生学力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范卫营;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价值及开发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肖靓莎;大学生学习力培养途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刘德怀;共生视野下高中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聪旖;高校学习能力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6 慕林;中西方课堂文化差异及其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迪[D];吉林大学;2006年

7 吕有杰;泰兴市农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志曲;论课堂文化的重建[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坤;课堂文化视域中的生生互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斌;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教师课堂教学差异的文化探源[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强;;基于e-portfolio高校实践性课程评价模式的重构[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3期

2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3 卢强;;课程学习活动设计重审:活动理论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4 赵兴龙;;网络环境下写作文本中的叙事结构及其计算[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5 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年05期

6 岳欣云;;教学对话的三种境界及对教师的要求[J];教育科学;2008年03期

7 李如密;王冬黎;;课堂教学等待艺术探微[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8期

8 宋彩萍,王江红;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9 胡弼成;陈小伟;;对话—理解:大学教育的本真意蕴[J];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10 石鸥,张倩;网络教学的潜病理及其对策分析——网络教学三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金;;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五个转变”[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2 乔小明;杜孔其;;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历史课堂教学设计[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3期

3 历教;;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第二、三册出版[J];历史教学;1988年10期

4 刘晓兵;确立课堂教学设计原则的依据[J];中等医学教育;1996年04期

5 刘海青;;浅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教育;2013年31期

6 卜玉华;;课堂教学设计起点的两类认识[J];江西教育;2008年08期

7 王志江;;基于学科性质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年Z1期

8 ;魅力课堂教学设计大赛 魅力课堂2009总决赛拉开帷幕[J];小学教学(数学版);2009年10期

9 ;魅力课堂教学设计大赛 魅力课堂2009总决赛拉开帷幕[J];小学教学(数学版);2009年09期

10 赵志远;;也谈化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J];数理化学习;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哲;;课堂教学设计表[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赵伟丽;;《鸟的生殖和发育》课堂教学设计方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冯旭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堂教学设计表[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4 韦湘;;硝酸课堂教学设计表[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苏登龙;;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6 侯俊海;;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浅识[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7 韦宇哲;;优化教学设计,构筑实效性的数学课堂[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邬建忠;;浅谈制图课堂教学设计[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张继仁;;《对数函数》课堂教学设计表[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金东升;王英;;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书写[A];第六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晓冰;课堂教学设计的技巧[N];伊犁日报(汉);2007年

2 高克成;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浅议[N];莱芜日报;2009年

3 盐城市时杨中学 谢超微;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N];江苏教育报;2009年

4 刘远雄;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N];黔西南日报;2009年

5 王家丽;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N];黔西南日报;2009年

6 北京市二十四中学 郑美霞;课堂教学设计要有新思路[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 黄丰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探索[N];学知报;2011年

8 陈俊;浅谈数学课堂的设计与策略[N];黔西南日报;2009年

9 法库高中 张楠 陈洪静;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N];学知报;2011年

10 乐清市乐成镇三中 陈良建;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培养主动学习意识[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阳;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实证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15年

2 沈娇;基于微课程支撑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D];渤海大学;2015年

3 薛煊;新时期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泳霞;“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高云;小学“3D打印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6 高永德;“耦动观”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介花;高中数学差异教学下同题异构课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姜雪娇;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初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9 山洪琴;从物理文化角度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10 徐姗姗;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案例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71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771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9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