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东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6 03:03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农村小学教师都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使用基本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搜索和整理教学资源、制作教学课件等能力,但对高级教学媒体和软件的使用、对教学资源的深度加工、处理教学设备出现的问题等能力还有所欠缺,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亟待提升。研究将蜀东W县小学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结合已有研究文献分析和教师访谈,对W县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在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后可知,W县小学教师基本了解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知道要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能熟练地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并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但在使用数字资源、学科工具(如几何画板)、知识建构工具等方面的能力较弱,处理技术故障的能力也处于弱势地位,在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时可供选择利用的技术手段比较匮乏,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参与专业发展活动、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同行保持业务联系以推进自身专业成长的等能力也有待提升。通过文献梳理和教师访谈,研究将影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文献发表年份分布
2006年,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PunyaMishra和MatthewJ.Koehler以舒尔曼提出的PCK为基础,正式提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TPCK),之后改名TPACK。TPACK①框架由三个核心元素,即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knowledge,简称C)、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knowledge,简称P)、技术知识(technologyknowledge,简称T),以及四个由核心元素相互交织形成的复合元素(学科教学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构成,,如图1-2所示。图1-2TPACK知识体系框架①MishraP,KoehlerML.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AFrameworkforTeacherKnowledge[J].TeachersCollegeRecord,2006(6):1017-1054.
完整的社会行动所包含的四个基本要素:行动者、行动目的、行动情境和行动规范取向。在行动的过程中,行动者在确定目标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手段方面拥有较大程度的自主选择权,且该自主权受到行动情境和行动规范取向两方面的制约,情境会为行动者提供行动机会或者障碍,行动者则需要根据情境的具体情况(有利或不利)选择直接指向目标发起行动或先规避不利因素以创造最佳的情境再发起行动,同时,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规范倾向也具有一定的引导和调节作用,能够使社会行动在符合其价值规范倾向的标准下进行。帕森斯的社会行动框架如图1-3所示。由该框架可知,帕森斯的社会行动要素在主观层面表现为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行动目的和行动规范倾向,在客观层面表现为行动情境,即手段和条件。图1-3帕森斯社会行动框架①(美)帕森斯著,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社会行动的结构[M].江苏:译林出版社,2012:59.
本文编号:2919409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文献发表年份分布
2006年,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PunyaMishra和MatthewJ.Koehler以舒尔曼提出的PCK为基础,正式提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TPCK),之后改名TPACK。TPACK①框架由三个核心元素,即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knowledge,简称C)、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knowledge,简称P)、技术知识(technologyknowledge,简称T),以及四个由核心元素相互交织形成的复合元素(学科教学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构成,,如图1-2所示。图1-2TPACK知识体系框架①MishraP,KoehlerML.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AFrameworkforTeacherKnowledge[J].TeachersCollegeRecord,2006(6):1017-1054.
完整的社会行动所包含的四个基本要素:行动者、行动目的、行动情境和行动规范取向。在行动的过程中,行动者在确定目标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手段方面拥有较大程度的自主选择权,且该自主权受到行动情境和行动规范取向两方面的制约,情境会为行动者提供行动机会或者障碍,行动者则需要根据情境的具体情况(有利或不利)选择直接指向目标发起行动或先规避不利因素以创造最佳的情境再发起行动,同时,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规范倾向也具有一定的引导和调节作用,能够使社会行动在符合其价值规范倾向的标准下进行。帕森斯的社会行动框架如图1-3所示。由该框架可知,帕森斯的社会行动要素在主观层面表现为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行动目的和行动规范倾向,在客观层面表现为行动情境,即手段和条件。图1-3帕森斯社会行动框架①(美)帕森斯著,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社会行动的结构[M].江苏:译林出版社,2012:59.
本文编号:2919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91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