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亲子依恋和社交焦虑的关系:人际敏感性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0-12-19 16:14
人际敏感性是有关个体社会认知能力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是一种“对他人行为和情感的过分觉知和敏感”的人格,拥有高人际敏感性人格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症状。由于高中阶段正是个体个性特征形成的关键时期,关于高中生人格特质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学者们争相发掘的重要领域。本文将从影响个体人格形成的重要家庭因素—亲子依恋出发,引入人际敏感性、社交焦虑,探讨高中生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和社交焦虑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父母同伴依恋量表》、《中学生人际敏感性问卷》和《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选取高一至高三共8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回收和有效性筛查,共获得有效问卷770份,对高中生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和社交焦虑的现状和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高中生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性别和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源地上,农村学生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显著低于城镇学生;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独生子女父子依恋水平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2)高中生人际敏感性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在生源地上,农村学生人际敏感性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独生子女人际敏感性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年级上,高一...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亲子依恋
1.1 亲子依恋的概念和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
1.2 亲子依恋的测量
1.3 亲子依恋的相关研究
2 人际敏感性
2.1 人际敏感性的概念界定
2.2 人际敏感性的测量
2.3 人际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3 社交焦虑
3.1 社交焦虑的概念和认知模型
3.2 社交焦虑的测量
3.3 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4 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和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4.1 亲子依恋与人际敏感性
4.2 亲子依恋与社交焦虑
4.3 人际敏感性与社交焦虑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与设计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3.1 理论意义
3.2 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 高中生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和社交焦虑的特点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程序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与社交焦虑的现状分析
4.2 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和社交焦虑的差异分析
研究二 高中生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和社交焦虑的关系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研究工具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和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
4.2 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和社交焦虑的回归分析
4.3 人际敏感性在亲子依恋和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1 高中生亲子依恋的特点分析
2 高中生人际敏感性的特点分析
3 高中生社交焦虑的特点分析
4 高中生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和社交焦虑的关系分析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教育对策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教育对策
2.1 因势利导,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2.2 提高认识,强化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
2.3 主动出击,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录B 问卷部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初中生亲子依恋与人际敏感性的关系研究[J]. 康恒源. 现代交际. 2018(13)
[2]大学生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J]. 赵程,戴斌荣.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11)
[3]团体音乐治疗对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J]. 李雪芹,许秀芬,王华荣.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4]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J]. 李永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7)
[5]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在社交焦虑医学生中的应用研究[J]. 黄爱华,张乃正,李磊,王娟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02)
[6]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核心反思评价关系研究[J]. 温焱,杨雅珺,岳彩镇.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02)
[7]团体心理辅导对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新生人际敏感的干预研究[J]. 杨春燕,徐芳芳,张秋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04)
[8]团体心理辅导改善低年级大学生自信心与人际关系的实践与思考[J]. 李翠云,汪立群.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2)
[9]“大五”人格、依恋与青少年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 王明忠,付聪,周宗奎. 心理学探新. 2015(05)
[10]中学生人际敏感性与外显攻击性的关系研究——兼论提升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对减少外显攻击性的作用[J]. 赖运成,叶一舵.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博士论文
[1]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结构、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D]. 赖运成.福建师范大学 2013
[2]成人依恋在社交焦虑障碍(SAD)中的心理表征模型及其在SAD心理治疗中的应用[D]. 吴薇莉.四川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心理资本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不确定性忍受力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D]. 肖薇莹.上海师范大学 2018
[2]高职生人际敏感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团体心理干预研究[D]. 张红玉.山西医科大学 2018
[3]父母依恋对高中生生涯决策困难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D]. 赵雪其.天津师范大学 2018
[4]五年制高职生自我概念、同伴关系和亲子依恋的相互关系研究[D]. 孙毅.南京师范大学 2018
[5]亲子依恋、人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 代文文.天津师范大学 2017
[6]接纳承诺疗法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D]. 王敬.南昌大学 2017
[7]初中生亲子依恋、情绪调节对攻击行为的影响[D]. 黄靖婷.山西大学 2017
[8]初中生父母同伴依恋问卷修订及依恋与人际信任关系的研究[D]. 马骄.广州大学 2017
[9]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D]. 李艺铭.吉林大学 2017
[10]大学生欺负行为、自尊与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 莫家琪.广西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26198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亲子依恋
1.1 亲子依恋的概念和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
1.2 亲子依恋的测量
1.3 亲子依恋的相关研究
2 人际敏感性
2.1 人际敏感性的概念界定
2.2 人际敏感性的测量
2.3 人际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3 社交焦虑
3.1 社交焦虑的概念和认知模型
3.2 社交焦虑的测量
3.3 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4 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和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4.1 亲子依恋与人际敏感性
4.2 亲子依恋与社交焦虑
4.3 人际敏感性与社交焦虑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与设计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3.1 理论意义
3.2 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 高中生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和社交焦虑的特点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程序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与社交焦虑的现状分析
4.2 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和社交焦虑的差异分析
研究二 高中生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和社交焦虑的关系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研究工具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和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
4.2 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和社交焦虑的回归分析
4.3 人际敏感性在亲子依恋和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1 高中生亲子依恋的特点分析
2 高中生人际敏感性的特点分析
3 高中生社交焦虑的特点分析
4 高中生亲子依恋、人际敏感性和社交焦虑的关系分析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教育对策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教育对策
2.1 因势利导,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2.2 提高认识,强化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
2.3 主动出击,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录B 问卷部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初中生亲子依恋与人际敏感性的关系研究[J]. 康恒源. 现代交际. 2018(13)
[2]大学生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J]. 赵程,戴斌荣.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11)
[3]团体音乐治疗对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J]. 李雪芹,许秀芬,王华荣.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4]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J]. 李永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7)
[5]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在社交焦虑医学生中的应用研究[J]. 黄爱华,张乃正,李磊,王娟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02)
[6]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核心反思评价关系研究[J]. 温焱,杨雅珺,岳彩镇.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02)
[7]团体心理辅导对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新生人际敏感的干预研究[J]. 杨春燕,徐芳芳,张秋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04)
[8]团体心理辅导改善低年级大学生自信心与人际关系的实践与思考[J]. 李翠云,汪立群.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2)
[9]“大五”人格、依恋与青少年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 王明忠,付聪,周宗奎. 心理学探新. 2015(05)
[10]中学生人际敏感性与外显攻击性的关系研究——兼论提升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对减少外显攻击性的作用[J]. 赖运成,叶一舵.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博士论文
[1]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结构、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D]. 赖运成.福建师范大学 2013
[2]成人依恋在社交焦虑障碍(SAD)中的心理表征模型及其在SAD心理治疗中的应用[D]. 吴薇莉.四川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心理资本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不确定性忍受力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D]. 肖薇莹.上海师范大学 2018
[2]高职生人际敏感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团体心理干预研究[D]. 张红玉.山西医科大学 2018
[3]父母依恋对高中生生涯决策困难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D]. 赵雪其.天津师范大学 2018
[4]五年制高职生自我概念、同伴关系和亲子依恋的相互关系研究[D]. 孙毅.南京师范大学 2018
[5]亲子依恋、人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 代文文.天津师范大学 2017
[6]接纳承诺疗法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D]. 王敬.南昌大学 2017
[7]初中生亲子依恋、情绪调节对攻击行为的影响[D]. 黄靖婷.山西大学 2017
[8]初中生父母同伴依恋问卷修订及依恋与人际信任关系的研究[D]. 马骄.广州大学 2017
[9]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D]. 李艺铭.吉林大学 2017
[10]大学生欺负行为、自尊与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 莫家琪.广西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26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926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