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同伴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1 19:04
自Bow1by提出亲子依恋理论以来,关于依恋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界的焦点所在。随着儿童成长到青少年时期,同伴依恋开始成为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青少年时期,同伴群体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个体的依恋对象,遇到问题时他们更倾向于同自己的亲密同伴分享、交流,如果这个时期不能够发展起亲密的同伴依恋关系,个体将会体验到强烈的孤独感,甚至可能引发情绪障碍、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因此对这一时期青少年同伴依恋发展和孤独感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十分有必要。本研究对武汉市某中学332名学生进行IPPA同伴依恋分量表和UCLA量表进行统一施测,以研究高一新生同伴依恋和孤独感现状、探索同伴依恋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并选取部分孤独感得分较高的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干预,探索降低孤独感水平的有效措施,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下是本研究的结论:(1)高一新生同伴依恋与性别差异性达显著水平,具体表现为女生同伴依恋显著高于男生;但是在孤独感方面则无明显的性别差异;(2)高一新生同伴依恋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同伴依恋-信任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同伴依恋-沟通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同伴依恋-疏离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3)...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同伴依恋
2.1.1 同伴依恋概念
2.1.2 同伴依恋的测量
2.1.3 同伴依恋的相关研究
2.2 孤独感
2.2.1 孤独感特征及研究
2.2.2 孤独感的测量
2.3 同伴依恋与孤独感
2.4 团体辅导作用及相关研究
3 问题提出
3.1 以往研究的不足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假设
4 研究一: 高一新生同伴依恋与孤独感的现状调查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4 研究方法
4.5 研究结果
4.5.1 孤独感的现状分析
4.5.2 高一新生同伴依恋与孤独感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4.5.3 高一新生同伴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
4.5.4 高一新生同伴依恋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5 研究二: 团体辅导干预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
5.3 研究程序
5.3.1 前测
5.3.2 团体辅导干预
5.3.3 后测
5.4 研究程序
5.5 研究结果
5.5.1 实验组与控制组干预前差异
5.5.2 实验组与控制组干预后差异
5.5.3 实验组前后测差异
5.5.4 控制组前后测差异
6 讨论
6.1 高一新生同伴依恋现状特点的讨论
6.2 高一新生孤独感现状特点的讨论
6.3 高一新生同伴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的讨论
6.4 团体干预研究的讨论
6.4.1 团体干预效果分析
6.4.2 团体成员反馈
6.5 不足与反思
6.6 教育建议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本文编号:2930331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同伴依恋
2.1.1 同伴依恋概念
2.1.2 同伴依恋的测量
2.1.3 同伴依恋的相关研究
2.2 孤独感
2.2.1 孤独感特征及研究
2.2.2 孤独感的测量
2.3 同伴依恋与孤独感
2.4 团体辅导作用及相关研究
3 问题提出
3.1 以往研究的不足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假设
4 研究一: 高一新生同伴依恋与孤独感的现状调查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4 研究方法
4.5 研究结果
4.5.1 孤独感的现状分析
4.5.2 高一新生同伴依恋与孤独感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4.5.3 高一新生同伴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
4.5.4 高一新生同伴依恋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5 研究二: 团体辅导干预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
5.3 研究程序
5.3.1 前测
5.3.2 团体辅导干预
5.3.3 后测
5.4 研究程序
5.5 研究结果
5.5.1 实验组与控制组干预前差异
5.5.2 实验组与控制组干预后差异
5.5.3 实验组前后测差异
5.5.4 控制组前后测差异
6 讨论
6.1 高一新生同伴依恋现状特点的讨论
6.2 高一新生孤独感现状特点的讨论
6.3 高一新生同伴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的讨论
6.4 团体干预研究的讨论
6.4.1 团体干预效果分析
6.4.2 团体成员反馈
6.5 不足与反思
6.6 教育建议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本文编号:2930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930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