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理解的视频学习资源表征策略——基于皮尔斯符号学视角
发布时间:2021-01-03 04:02
视频学习资源是在线课程的主要呈现形式,其表征形式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理解效果,建构促进理解的视频学习资源表征策略是资源设计者需要直面的新问题。文章从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出发,分析符号的"三元结构"和"三分法",探寻促进理解的表征设计原理,并以此指导视频学习资源的表征设计,形成从结构到方法、从在线到临场、从感知到认知、从表达到解释等促进理解的资源表征策略,为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技术. 2019年1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示意图
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为视频学习资源的表征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本研究借鉴表征设计的思想启示,加强资源表征的解释力,形成了促进理解的视频学习资源表征策略。1从结构到方法:表征过程与解读过程的呼应
在三元结构的基础上,皮尔斯进一步探索这些符号结构之间存在的必然关系或运用规律,进而推导出符号“三分法”的方法观[3]。他把“符号形体”与“符号对象”之间的“像似关系”分为三种情况:(1)当两者具有某种较强的像似性时,这类符号称为“图像符号”,如人像照片、地图等直观图像;(2)当两者产生一种较弱的对应关系时,则称为“指示符号”,如指路牌、公厕标志等指示性图像;(3)当两者既不存在直观的像似性、又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仅是建立在人们的约定规则上时,就称为“象征符号”,如象征爱情的玫瑰、内涵丰富的文字等抽象符号,如图2所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的划分也是符号三分法中的一种常用说法,是符号逐步深化意义的三个阶段,随着抽象程度的增加和像似性关系的降低,理解难度也逐步加深。图2 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形而上形而下”视域下开放教学资源的解构与建构[J]. 孙田琳子,张舒予,沈书生. 高等理科教育. 2017(04)
[2]论学习分析中的“点线面”视觉表征法[J]. 孙田琳子,张舒予. 现代教育技术. 2015(06)
[3]重新定义符号与符号学[J]. 赵毅衡. 国际新闻界. 2013(06)
[4]从皮尔斯符号学角度看翻译对等[J]. 卢巧丹,卢燕飞.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03)
博士论文
[1]符号学视角下的“图像语言”研究[D]. 刘和海.南京师范大学 2017
[2]皮尔斯符号学思想探索[D]. 季海宏.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54274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技术. 2019年1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示意图
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为视频学习资源的表征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本研究借鉴表征设计的思想启示,加强资源表征的解释力,形成了促进理解的视频学习资源表征策略。1从结构到方法:表征过程与解读过程的呼应
在三元结构的基础上,皮尔斯进一步探索这些符号结构之间存在的必然关系或运用规律,进而推导出符号“三分法”的方法观[3]。他把“符号形体”与“符号对象”之间的“像似关系”分为三种情况:(1)当两者具有某种较强的像似性时,这类符号称为“图像符号”,如人像照片、地图等直观图像;(2)当两者产生一种较弱的对应关系时,则称为“指示符号”,如指路牌、公厕标志等指示性图像;(3)当两者既不存在直观的像似性、又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仅是建立在人们的约定规则上时,就称为“象征符号”,如象征爱情的玫瑰、内涵丰富的文字等抽象符号,如图2所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的划分也是符号三分法中的一种常用说法,是符号逐步深化意义的三个阶段,随着抽象程度的增加和像似性关系的降低,理解难度也逐步加深。图2 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形而上形而下”视域下开放教学资源的解构与建构[J]. 孙田琳子,张舒予,沈书生. 高等理科教育. 2017(04)
[2]论学习分析中的“点线面”视觉表征法[J]. 孙田琳子,张舒予. 现代教育技术. 2015(06)
[3]重新定义符号与符号学[J]. 赵毅衡. 国际新闻界. 2013(06)
[4]从皮尔斯符号学角度看翻译对等[J]. 卢巧丹,卢燕飞.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03)
博士论文
[1]符号学视角下的“图像语言”研究[D]. 刘和海.南京师范大学 2017
[2]皮尔斯符号学思想探索[D]. 季海宏.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54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95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