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学生分组实验微课教学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2 04:24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教育改革的深入,微课这一具有“短小精悍”特点的新鲜事物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设计并制作微课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必备技能。现阶段,微课的研究重心已从微课的制作技术转向微课的内容设计,也更加注重微课设计的学科具体化。制作“好微课”的前提是设计“好微课”,梅里尔教授的首要教学原理为微课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此研究以学生分组实验微课的教学设计为研究方向,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找出实验微课设计的不足,并系统分析首要教学原理对实验微课的指导作用。从初中生学习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原则等方面对学生分组实验微课的教学设计做出分析,形成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学生分组实验微课教学设计模式。并以此模式设计三种典型案例,通过专家访谈的方式进行评价,最终得出此研究成果合理、有效的结论。本研究旨在丰富物理实验微课的设计理论,帮助一线教师设计出教学效果好的物理实验微课。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
11基础时,才能促进学习。3.示证新知原理:当学习者观察和体会新知识或技能的示证时,才可以促进学习。这里的示证指的是在具体案例中展示新知或技能,并做出解释或说明,是一种细节刻画。4.应用新知原理:当学习者运用掌握的新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才可以促进学习。5.融会贯通原理:当学习者分享、交流和反思新习得的知能时,才能促进学习。学习者会建立起新的心理认知模式。[19]首要教学原理强调以聚焦问题原理为核心,其他原理围绕聚焦问题原理依次按序展开,如图2-1所示。这里的“问题”有两层含义,指的是需要解决的复杂问题或需要完成的复杂任务。从图2-1中可以看到激活旧知原理、示证新知原理、应用新知原理、融会贯通原理按顺时针依次展开,形成教学循环。从聚焦问题原理的要求出发,教学循环必须处于解决复杂问题或完成复杂任务的情境中,才能形成最有效的教学。首要教学原理为微课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图2-1首要教学原理的教学循环
17图3-1聚焦问题解决策略3.5.波纹环状教学设计模式波纹环状教学设计模式是依据首要教学原理开发出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如图3-2所示。强调教学内容不只是呈现基本信息,更注重知识、技能的示证与应用。强调设计出具有e3教学效果的功能原型而不是一系列设计规范。强调教学设计以解决具体问题或任务为中心,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情境中达成教学目标。[25]问题就好比扔进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波纹好比教学设计的过程,由里到外按步骤展开。第一步明确待解决的复杂问题,也包括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第二步是对复杂问题进行拆解,设计问题子序列。第三步找出解决所有子问题的成分技能,确定教学内容。第四步针对教学内容,适配教学策略。第五步完善并定型教学设计。第六步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与修改。微课的教学设计如果以波纹环状教学设计模式为基础,可以保证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图3-2波纹环状教学设计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教学目的”的初中物理微课分类[J]. 廖俊翔,蒋永红,胡治宏.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12)
[2]基于智能手机的微课快速开发[J]. 杨上影,梁梦婕.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5)
[3]谈中学物理实验中的物理思想[J]. 黄韬. 课程教育研究. 2018(02)
[4]论物理思想的教育价值及其启示[J]. 邢红军,张抗抗. 教育科学研究. 2016(08)
[5]微课发展误区再审视[J]. 郑小军.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02)
[6]微课新界定:从技术开发迈向有效设计——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和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老师[J]. 冯智慧,郑晓丹. 数字教育. 2015(04)
[7]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 刘小晶,张剑平,杜卫锋.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01)
[8]首要教学原理[J]. M.戴维.梅里尔,盛群力,何珊云,钟丽佳.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4(06)
[9]我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设计现状研究——对2013年“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295个微课作品的分析[J]. 陈智敏,吕巾娇,刘美凤. 现代教育技术. 2014(08)
[10]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 焦建利.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04)
硕士论文
[1]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初中科学微课教学设计研究[D]. 范丹丹.杭州师范大学 2018
[2]初中物理实验微课研究与设计[D]. 王楠.天津师范大学 2016
[3]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微课设计与开发[D]. 代声艳.西华师范大学 2016
[4]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蒲桂娟.宁夏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72144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
11基础时,才能促进学习。3.示证新知原理:当学习者观察和体会新知识或技能的示证时,才可以促进学习。这里的示证指的是在具体案例中展示新知或技能,并做出解释或说明,是一种细节刻画。4.应用新知原理:当学习者运用掌握的新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才可以促进学习。5.融会贯通原理:当学习者分享、交流和反思新习得的知能时,才能促进学习。学习者会建立起新的心理认知模式。[19]首要教学原理强调以聚焦问题原理为核心,其他原理围绕聚焦问题原理依次按序展开,如图2-1所示。这里的“问题”有两层含义,指的是需要解决的复杂问题或需要完成的复杂任务。从图2-1中可以看到激活旧知原理、示证新知原理、应用新知原理、融会贯通原理按顺时针依次展开,形成教学循环。从聚焦问题原理的要求出发,教学循环必须处于解决复杂问题或完成复杂任务的情境中,才能形成最有效的教学。首要教学原理为微课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图2-1首要教学原理的教学循环
17图3-1聚焦问题解决策略3.5.波纹环状教学设计模式波纹环状教学设计模式是依据首要教学原理开发出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如图3-2所示。强调教学内容不只是呈现基本信息,更注重知识、技能的示证与应用。强调设计出具有e3教学效果的功能原型而不是一系列设计规范。强调教学设计以解决具体问题或任务为中心,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情境中达成教学目标。[25]问题就好比扔进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波纹好比教学设计的过程,由里到外按步骤展开。第一步明确待解决的复杂问题,也包括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第二步是对复杂问题进行拆解,设计问题子序列。第三步找出解决所有子问题的成分技能,确定教学内容。第四步针对教学内容,适配教学策略。第五步完善并定型教学设计。第六步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与修改。微课的教学设计如果以波纹环状教学设计模式为基础,可以保证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图3-2波纹环状教学设计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教学目的”的初中物理微课分类[J]. 廖俊翔,蒋永红,胡治宏.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12)
[2]基于智能手机的微课快速开发[J]. 杨上影,梁梦婕.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5)
[3]谈中学物理实验中的物理思想[J]. 黄韬. 课程教育研究. 2018(02)
[4]论物理思想的教育价值及其启示[J]. 邢红军,张抗抗. 教育科学研究. 2016(08)
[5]微课发展误区再审视[J]. 郑小军.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02)
[6]微课新界定:从技术开发迈向有效设计——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和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老师[J]. 冯智慧,郑晓丹. 数字教育. 2015(04)
[7]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 刘小晶,张剑平,杜卫锋.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01)
[8]首要教学原理[J]. M.戴维.梅里尔,盛群力,何珊云,钟丽佳.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4(06)
[9]我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设计现状研究——对2013年“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295个微课作品的分析[J]. 陈智敏,吕巾娇,刘美凤. 现代教育技术. 2014(08)
[10]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 焦建利.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04)
硕士论文
[1]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初中科学微课教学设计研究[D]. 范丹丹.杭州师范大学 2018
[2]初中物理实验微课研究与设计[D]. 王楠.天津师范大学 2016
[3]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微课设计与开发[D]. 代声艳.西华师范大学 2016
[4]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蒲桂娟.宁夏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72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972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