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基于视频互动的异地同步课堂教学互动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2 20:06
  2018年4月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该计划指出扶贫先扶智,要加大力度推进互联网技术下的精准扶智。引导教育资源丰厚地区与薄弱地区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协同互助。其中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同步课堂等授课方式最为常见,通过数字化学校的建设与应用,来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打破地域限制,缓解区域间、城乡间教育资源不均问题,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前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于城市,优质的教师.资源向城市.积聚的趋势.过于明显。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长期存在,为此教育部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教师资源共享方面做了较多尝试,但却未能取得理想效果。在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异地同步课堂的出现为缓解教育公平、均衡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但现有的异地同步课堂中,本地异地学生基础水平不同、异地学生相对于本地参与度低、本地异地教师配合不理想等问题均需解决,基于此迫切需要探求有效的互动策略及教学模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课堂观察法四种研究方法,...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视频互动的异地同步课堂教学互动策略研究


研究流程图

平面图,课堂教学,实景,哈尔滨市


西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10共同控制本地教室的白板内容。本地教室学生与异地的学生可同时上台进行白班操作与演示,不需要对设备进行任何操作。该功能的实现利用了白板的多点触控技术,结合软件实现了异地教室可与本地教室同时控制本地教室计算机,进而实现对白板的双向控制,达到双向白板互动的效果。2.2异地同步课堂教学环境及其特点2.2.1异地同步课堂教学环境概述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学场所的建设,异地同步课堂教学场所既要有传统教学课堂所包含的基础物理环境,又要有基于信息化建设的支持远程互动功能的硬件设施。异地同步教室的基础物理环境与普通教室不同,普通教室包含讲台,学生桌椅,黑板及一些传统多媒体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实物投影展台等。在实际上课中不需要考虑教室亮度、玻璃反光等问题。异地同步课堂在传统教室基础上添加了支持视频互动的教学设备,除此外还须考虑光线对视频采集的影响,光面玻璃对定位摄像头的影响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异地同步课堂的教学环境相比传统课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如图2为哈尔滨市异地同步课堂教学实景图。图2哈尔滨市异地同步课堂教学实景图异地同步课堂教学环境的建设就是将具有特定功能的教学设备有机地组合,共同实现课堂教学、视频互动、白板互动等功能。基于视频互动的异地同步课堂本地教室平面图如图3所示。

平面图,平面图,画面,学生


西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11图3本地教室平面图图中字母所表示意义如下:a-----定位摄像头,用于确定本地教室及本地发言学生的位置;b-----电子白板,用于向本地异地学生展示计算机画面,呈现教学资源;c-----多媒体讲台,将传统讲台与多媒体设备合为一体;d-----智能跟踪摄像机,用于采集学生画面;e-----黑板,与传统教室黑板相同,用于日常教学;f-----数字屏幕,用于显示异地学生画面;g-----音响,用于放大音频信号;h-----全指向性拾音器,用于采集本地教师及学生声音;i-----智能跟踪摄像机,用于采集教师画面;j-----教室桌椅,用于学生日常学习。其中,视频信号的智能切换原理如下:当定位摄像机捕捉到学生站起发言时,则将定位信息传输至处理器,此时视频画面切换至本地学生画面,否则,画面自动切换至教师画面,当定位摄像机捕获到教师书写板书时,则传输信号至处理器,通知教师画面摄像机拉近镜头。异地课堂同理,通过定位摄像机与跟踪摄像机的配合实现异地学生画面的传输。音频信号的传输则通过全指向拾音器进行采集,最终通过网络通信实现本地异地音视频信号的双向传输。该系统拓扑结构图如图4所示。异地教室与本地教室的配置和功能大体相同。其教学平面图如图5所示。图中教学设备的相关功能与本地教室基本相同,在此不再重复阐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的直播教学互动策略[J]. 宋晓春.  名师在线. 2020(10)
[2]基于ITIAS的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互动行为分析[J]. 李白桦,李凡.  软件. 2020(02)
[3]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侯江林,何雨蔚,林峰.  中外企业家. 2019(35)
[4]基于ITIAS的智慧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J]. 杨威,崔莹.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07)
[5]互联网时代教师知识的发展路径[J]. 杨俊锋.  课程.教材.教法. 2019(02)
[6]高校异地同步课堂的实现与教学应用研究[J]. 白娟.  教育现代化. 2018(53)
[7]基于ITIAS的优课教学行为分析研究——以一门部级优课为例[J]. 张悦,张秀梅.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6)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06)
[9]基于视频同步互动的分布式学习实证研究[J]. 汪学均,刘清杰,王会燕.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09)
[10]视频互动同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汪学均.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4)

博士论文
[1]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D]. 汪学均.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与优化[D]. 李航.西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远程同步互动课堂的小学教学应用研究[D]. 徐亚方.闽南师范大学 2018
[2]垄上数字学校:同步互动混合课堂教学组织管理实践研究[D]. 金泓.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同频互动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D]. 刘东源.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4]基于远程同步互动课堂下的师生情感互动研究[D]. 曾小玲.闽南师范大学 2017
[5]城乡异地同步教学模式实践研究[D]. 陈骁飞.河北大学 2017
[6]微课在网络直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 吴雷.黄冈师范学院 2017
[7]面向农村教学点的同步课堂互动策略应用研究[D]. 张鸽子.华中师范大学 2017
[8]中学化学课堂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研究[D]. 黎莉.西南大学 2017
[9]互动式教学在中级汉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 陈晓禹.渤海大学 2017
[10]湖北省教师教育网联同步课堂教学互动观察与效果分析研究[D]. 江奇.华中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93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993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c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