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氛围感知干预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一项智慧干预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6 20:22
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国政府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密切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仍令人担忧,制定预防性干预方案迫在眉睫。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号召,本研究以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阶段-环境匹配理论”、自我决定理论以及风险与韧性模型作为理论基础,以学校情境为干预背景,考察校园氛围感知的简短智慧干预是否能有效改善青少年抑郁和主观幸福感(研究问题1),并进一步探讨潜在的中介(研究问题2)与调节机制(研究问题3)。研究问题1:考察校园氛围感知干预“是否”能有效降低青少年抑郁,提升主观幸福感,改善心理健康。研究问题2:考察干预“为何”有效,即干预是否通过满足青少年的基本心理需要(关系需要、能力需要、自主需要)影响心理健康。研究问题3:考察校园氛围感知干预“对谁”有效,即干预“是否”以及“为何”有效的过程会否受压力性生活事件的调节。采用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检验研究问题。通过整群随机抽样,在秋季新学期伊始选取武汉市两所高中的297名高一学生(平均年龄15.29岁,S=0.40;男生52.19%)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程序包括开放式...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两种调节模式
3.2研究程序??本研究研宄程序包括开放式调查、前测、干预、后测1和后测2多个阶段(见??图3)。??调查:?前测:一????1??获得高二年级学生?人口,信息??第1周?开放式调査?mm?觀氛围感知变化????的相关描述,制作?基本心理?要俩足??干预组和对照组材?(Me)??料??压力性生活事件(Mo)???抑郁(Y1)???^?!??主观幸福感(Y2)???每个班级随机分发??第2周?干预?等份的干预材料和???|?对照材料??J-?:,v?? ̄'?|??校园氛围感知??第4周?后测1??基本心理需要满足(Me)???抑郁(Y1)??第7胃?后测2??主观幸福感(Y2)??图3研究程序??3.2.1开放式调查??在开展干预前几周,需要对参与研宄的学校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以编制具有针??对性和学校特色的干预组和对照组阅读材料。为防止污染,参与开放式调查的学生??(在两所中学随机抽取个别高二班级)与参与正式干预的被试(在两所中学随机抽??取个别高一班级)基本没有联系。??首先,查阅智慧干预指导手册,由多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共同??编制有关校园氛围感知的开放式调查问卷。在经过多次商讨以及查阅文献后初步确??定开放式问卷的题目和格式,并将此开放式问卷打印多份交由未参与编制问卷的多??位心理学硕士研宄生阅读并提出改进意见
主观幸福感。??在以抑郁为结果的模型中,模型拟合良好:CFI?=?1.00,?TLI?=?1.00,?RMSEA?=??0.00,?SRMR?=?0.00。结果如图4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校园氛围感知干预负向显著??预测千预组被试的抑郁(卩=-0.09,/7<0.05)。换言之,随着时间推移,接受校园氛??围感知干预的青少年比未接受干预的青少年会有更低的抑郁。??在以主观幸福感为结果的模型中,模型拟合良好:cn?=?1.00,?TLI?=?1.00,??RMSEA?=?0.00,SRMR?=?0.00。结果如图4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校园氛围感知干预??正向显著预测干预组被试的主观幸福感(P?=?0.34,/??<0.05)。换言之,随着时间推??移,接受校园氛围感知干预的青少年比未接受千预的青少年会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2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Meta分析[J]. 丁文清,周苗,宋菲.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07)
[2]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横断历史研究[J]. 俞国良,李天然,王勍. 教育研究. 2016(10)
[3]父母控制对青少年抑郁的直接和间接效应[J]. 尼格拉·阿合买提江,夏冰,闫昱文,李董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3)
[4]学校氛围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 许有云,周宵,刘亚鹏,邓慧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5)
[5]学校氛围与青少年学校适应:一项追踪研究[J]. 张光珍,梁宗保,邓慧华,陆祖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04)
[6]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J]. 俞国良,董妍. 教育研究. 2012(06)
[7]青少年感恩、基本心理需要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J]. 喻承甫,张卫,曾毅茵,叶婷,胡谏萍,李丹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01)
[8]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述评及其研究展望[J]. 王鑫强,张大均. 中国特殊教育. 2011(10)
[9]1999—2009年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J]. 孙红梅,姚本先. 中国校医. 2011(01)
[10]小学高年级女生体育课中的自主支持感与动机定向之间的关系: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J]. 孙开宏,季浏,王春芳.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05)
本文编号:3304303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两种调节模式
3.2研究程序??本研究研宄程序包括开放式调查、前测、干预、后测1和后测2多个阶段(见??图3)。??调查:?前测:一????1??获得高二年级学生?人口,信息??第1周?开放式调査?mm?觀氛围感知变化????的相关描述,制作?基本心理?要俩足??干预组和对照组材?(Me)??料??压力性生活事件(Mo)???抑郁(Y1)???^?!??主观幸福感(Y2)???每个班级随机分发??第2周?干预?等份的干预材料和???|?对照材料??J-?:,v?? ̄'?|??校园氛围感知??第4周?后测1??基本心理需要满足(Me)???抑郁(Y1)??第7胃?后测2??主观幸福感(Y2)??图3研究程序??3.2.1开放式调查??在开展干预前几周,需要对参与研宄的学校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以编制具有针??对性和学校特色的干预组和对照组阅读材料。为防止污染,参与开放式调查的学生??(在两所中学随机抽取个别高二班级)与参与正式干预的被试(在两所中学随机抽??取个别高一班级)基本没有联系。??首先,查阅智慧干预指导手册,由多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共同??编制有关校园氛围感知的开放式调查问卷。在经过多次商讨以及查阅文献后初步确??定开放式问卷的题目和格式,并将此开放式问卷打印多份交由未参与编制问卷的多??位心理学硕士研宄生阅读并提出改进意见
主观幸福感。??在以抑郁为结果的模型中,模型拟合良好:CFI?=?1.00,?TLI?=?1.00,?RMSEA?=??0.00,?SRMR?=?0.00。结果如图4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校园氛围感知干预负向显著??预测千预组被试的抑郁(卩=-0.09,/7<0.05)。换言之,随着时间推移,接受校园氛??围感知干预的青少年比未接受干预的青少年会有更低的抑郁。??在以主观幸福感为结果的模型中,模型拟合良好:cn?=?1.00,?TLI?=?1.00,??RMSEA?=?0.00,SRMR?=?0.00。结果如图4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校园氛围感知干预??正向显著预测干预组被试的主观幸福感(P?=?0.34,/??<0.05)。换言之,随着时间推??移,接受校园氛围感知干预的青少年比未接受千预的青少年会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2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Meta分析[J]. 丁文清,周苗,宋菲.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07)
[2]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横断历史研究[J]. 俞国良,李天然,王勍. 教育研究. 2016(10)
[3]父母控制对青少年抑郁的直接和间接效应[J]. 尼格拉·阿合买提江,夏冰,闫昱文,李董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3)
[4]学校氛围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 许有云,周宵,刘亚鹏,邓慧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5)
[5]学校氛围与青少年学校适应:一项追踪研究[J]. 张光珍,梁宗保,邓慧华,陆祖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04)
[6]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J]. 俞国良,董妍. 教育研究. 2012(06)
[7]青少年感恩、基本心理需要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J]. 喻承甫,张卫,曾毅茵,叶婷,胡谏萍,李丹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01)
[8]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述评及其研究展望[J]. 王鑫强,张大均. 中国特殊教育. 2011(10)
[9]1999—2009年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J]. 孙红梅,姚本先. 中国校医. 2011(01)
[10]小学高年级女生体育课中的自主支持感与动机定向之间的关系: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J]. 孙开宏,季浏,王春芳.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05)
本文编号:3304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304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