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基于高中数学文化教学的微课设计与运用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8 20:3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文化的教学提出要求,近年来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也日益凸显,如何有效开展高中数学文化教学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另外在“互联网+”教育形式的驱动下,微课模式的兴起,给高中数学文化教学提供了载体。本研究主要探讨高中数学文化教学微课表达的理论基础,实施了三个高中数学文化教学案例并分析反思,为数学文化微课教学这一新形式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和整理了国内外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研究现状,微课概念及特点,微课教学设计原则和流程,为两者融合共生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前期准备——微课设计——运用微课教学——反思优化”为行动路线,在具体实践中,以弗赖登塔尔教育思想,波利亚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思想为微课设计运用的指导,细化《课标》要求标准,以历史积淀,审美情趣,数学精神,逻辑思维,数学方法,重视应用原则收集并整理数学文化素材,以教学设计的方式设计了《弧度制》、《对数》、《二分法》三个数学文化教学的微课,再将高中数学文化教学的微课运用至课堂,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了解分析数学文化教学的微课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反思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数学文化教学的微课设计与应用有利于高中生...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高中数学文化教学的微课设计与运用案例研究


数学文化研究论文统计表

模型图,模型,教学环节,教学模式


西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13基于以上学者对微课的认识,可以发掘出微课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目标明确:微课目标是完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教学,针对性强。2)短小精确:微课视频短小,内容设计精确。3)尊重个性:教师的设计微课具有更多自由度,可个性化地处理新奇素材。另外可适用于各种学习方式:翻转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4)用途广泛:微课能服务于课堂,扩充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环节。又能用于学生课后自学和巩固。其运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反复观看。2.2.2微课教学设计原则和流程微课设计研究成果较少,大部分研究者将微课设计等同于课程设计,少部分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胡铁生提出将ADDIE模型运用至微课设计中[33],其中ADDIE模型包含(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实施(Implement)和评估(Evaluate)五个阶段。具体要求如图2.2所示:图2.2ADDIE模型徐梅丹提出了ACTSER微课教学模式并运用在微课教学的具体设计过程中[33],ACTSER微课教学模式由教学目标(Aim)、教学情境(Context)、信息化工具支持(Tool)、教学资源(Source)、教学效果评价(Evaluate)、教学反馈(Report)六个步骤构成。陈芳提出了微课设计五条原则,即:适当控制时间,注重简练而又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精准的学习内容,可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拆分;合理的设计工

模式图,教学设计,模式,大学教育


西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14具;录制时语言表达要准确;完善微课设计,还需要考虑教学资源的补充,如:巩固习题,小结与反馈等[34]。葛金凤在迪克凯瑞模式基础上进行了具体的微课教学设计,分为设计前的分析、设计与制作、微课应用和评价分析四个方面,具体内容如图2.3所示[35]:图2.3基于迪克凯瑞模式的微课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学问题渊源长 总待探索见真相——从数学文化角度探索《曲线与方程》的教学[J]. 葛雯琳.  数学之友. 2019(06)
[2]个性化微课:微课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J]. 郑小军,莫葵凤.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02)
[3]浸润数学文化,培育数学素养——“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教学实践与思考[J]. 殷伟康.  中学数学研究. 2017(12)
[4]文化视域下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研究——以丹德林“双球模型”为例[J]. 肖鹏,韦煜.  数学教学研究. 2017(10)
[5]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料呈现与融入模式——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教材为例[J]. 史红燕.  陇东学院学报. 2017(01)
[6]追求数学课堂真善美的境界——“极坐标系”教学片段及反思[J]. 刘飚.  江苏教育. 2016(43)
[7]弧度制发展的历史溯源[J]. 江灼豪,何小亚.  数学通报. 2016(07)
[8]挑战传统教学 引领教学创新——谈微课的内涵意义与建设应用[J]. 张一春.  江苏教育. 2015(40)
[9]《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意见征询——访谈张奠宙先生[J]. 洪燕君,周九诗,王尚志,鲍建生.  数学教育学报. 2015(03)
[10]微课ACTSER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 徐梅丹,兰国帅,孟召坤,张一春.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22)

硕士论文
[1]数学文化融入高一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D]. 韦金利.广西师范大学 2019
[2]融数学文化于数列教学的策略研究[D]. 安红霞.喀什大学 2018
[3]中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与录制策略的研究[D]. 冯耀庆.广西师范大学 2018
[4]HPM微课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行动研究[D]. 余庆纯.五邑大学 2018
[5]高中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 葛金凤.西北师范大学 2017
[6]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D]. 胡恒.湖南师范大学 2016
[7]基于发生教学法的对数教学研究与实践[D]. 杨雪芬.华中师范大学 2015
[8]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在高中数学中的教学设计研究[D]. 陈芳.南京师范大学 2015
[9]数学文化融入不等式的教学研究[D]. 刘珊珊.华中师范大学 2014
[10]高中“数学文化”内容的教学策略研究[D]. 晏玲友.西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54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554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e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