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教师伦理:内容、路径及环境
发布时间:2022-01-25 04:52
形塑新时期教师伦理的必要性决定于当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而其可能性则在于美德的养成和规范的完善。在现代性语境下,交换的普遍化、交往的广泛性、利益的多样化、冲突的持续性,要求新时期的教师要有更高层次的道德追求和更加全面的德性结构。应该从社会进步、个人发展、民族命运的高度正视和重视新时期教师伦理的提升和完善。
【文章来源】:道德与文明.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由常人伦理到教师伦理
二、形塑新时期教师伦理的必要性
(一)避免丢失与缺失,注重养成和践行
(二)抵御世俗,追求崇高
(三)尊重目的,重视手段
(四)坚守价值理性,运用工具理性
(五)积淀罪感与耻感,强化自律与自治
三、形塑新时期教师伦理的内容与路径
(一)从规范到他律:规范伦理学的视角
(二)从情感到理智:美德伦理学的视阈
(三)从美德到理性
四、形塑新时期教师伦理的社会环境
(一)作为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的社会环境
(二)约束过度与约束不足及其伦理后果
1.教师之道德人格与理性知识确证、确信问题。
2.回归教师与教育本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西方教师伦理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 兰英,杨霞. 教师教育学报. 2021(05)
[2]习近平关于师德重要论述的三重意蕴[J]. 杨林香.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3]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师专业伦理的内容思考——基于德性伦理视域[J]. 高吟. 体育视野. 2020(02)
本文编号:3607926
【文章来源】:道德与文明.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由常人伦理到教师伦理
二、形塑新时期教师伦理的必要性
(一)避免丢失与缺失,注重养成和践行
(二)抵御世俗,追求崇高
(三)尊重目的,重视手段
(四)坚守价值理性,运用工具理性
(五)积淀罪感与耻感,强化自律与自治
三、形塑新时期教师伦理的内容与路径
(一)从规范到他律:规范伦理学的视角
(二)从情感到理智:美德伦理学的视阈
(三)从美德到理性
四、形塑新时期教师伦理的社会环境
(一)作为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的社会环境
(二)约束过度与约束不足及其伦理后果
1.教师之道德人格与理性知识确证、确信问题。
2.回归教师与教育本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西方教师伦理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 兰英,杨霞. 教师教育学报. 2021(05)
[2]习近平关于师德重要论述的三重意蕴[J]. 杨林香.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3]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师专业伦理的内容思考——基于德性伦理视域[J]. 高吟. 体育视野. 2020(02)
本文编号:3607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607926.html